|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闽南师范大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研究发现,如果患者真的相信药物会发生作用,那么即便在使用假药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跟使用真药一样的效果。这一研究从生理学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医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即心理暗示对于病人潜在的积极影响。
7 ~0 K" W9 X8 k2 \2 | f+ o! g- B& {# d / F5 x! x& k" J
从心理学角度讲,暗示是指以言语或非言语的,简单的或复杂的方式,含蓄地、间接地或直接地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T" j, l& a( n
9 _0 r; P, }& i! ?6 K; ~/ S
当暗示发生时,虽然我们只能看到生理或化学反应,但首先是人的心理反应或精神性反应,然后基于这个反应才引起生理的反应。
1 \$ H/ g6 v6 P& S' Z8 p4 o ) V: g2 V" O9 [) e! C
心理暗示是人接受外界或他人或自身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P9 O6 J8 D, w( R4 }* w
- P/ [6 g. J+ n8 v& ?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其心理机制是外界影响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个体的内心,在潜意识层面形成一种心理倾向,可转化为心理能量支配个人的行为或心理。" ~( ~4 A. r; k4 ]) M$ |
% R$ J F0 X6 I e0 [
至于心理暗示功能究竟有多强大,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科学数据。而且,暗示既然是潜意识的,就不易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夸大的说法就很易流行。具体到每个人,心理暗示功能的强弱也并不相同。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抑郁、内向的人比自信、成熟、开朗的人更易受暗示;一些性格开朗的人,本能会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于是身体也就更健康。
! i1 Q. K B6 k6 N' b o 2 c1 [1 B a- k4 O0 f0 C
暗示是一把双刃剑,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战胜困难和挫折;消极的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当人们了解到心理暗示的功能后,就应该相信心理暗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我调控的。大家应该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的暗示。最简单的就是每天对着镜子向自己微笑,发自内心地肯定自己的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