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798|回复: 1

今天,谁能回答“钱学森之问”?

[复制链接]
 楼主| 陌薰Ariel 发表于 2013-10-31 13: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闽南师范大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本帖最后由 陌薰Ariel 于 2013-10-31 13:19 编辑



偶然得知,今天,钱老已逝世整整四年。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8年前,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提出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似乎仍找不到答案。
没有一流的教育,就没有真正的强大和富有。




也许答案就在曾经的西南联大之中,联合大学之始终,一代盛事,旷百世而难遇。只是无法模仿,不愿模仿。


冯友兰先生曾说,“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殊途同归,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唯其如是,所以能推陈出新,而学术乃可日瑧进步也。”



科技赋予我们先进的教育方式,却似乎忘了赋予它精神人格的影响力。单单只对着ppt照本宣科,总觉得缺了什么但说不清,道不明。
那只能称作朗诵,而不是授课。
传道,授业,解惑。是有先后顺序的,不能本末倒置。
”道“才是重中之重。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绝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骄傲。




所幸,在我每一个教育阶段中,总有一两位老师,有风骨,有个性,有学识。


得之,我幸。




可,仍旧不够。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楼主| 陌薰Ariel 发表于 2013-10-31 1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个只是有感于汪曾祺先生对西南联大回忆的散文。

并无意推崇欧美教育。

欧美教育也存在许多弊端,只是我们接触太少。就像与人交往,一开始眼中尽是优点,交往深了对方的缺点才会慢慢显露出来。

似乎21世纪以来,无论那个国家,知识分子学者大师都越来越少了,其中有个性者尤甚。

出彩的文学作品也不多。不要跟我说xxxx算一本,我会笑掉大牙的。

也许是我观点太旧,赶不上新的节奏。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龙江曦月 ( 闽ICP备05009150号-1 )闽公安网备35060202000316

GMT+8, 2025-4-27 11:00 , Processed in 0.05700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