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之诗教
上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中国的诗教,中国的史教。
是中国诚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能数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成为翘楚的重要原因。
鲁迅曾称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对于史教,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对于史教,我尚无法言说。我还不是个合格的文士,只是个普通的学士。对于诗教,我或可谈谈骚诗,即《离骚》《诗三百》。
“诗骚”是中国两大的诗教的重要开端。《离骚》所代表的诗人之诗教,始终是中国诗坛的主流。
《离骚》是诗人屈原的爱国抒情诗。是中国士大夫自觉的,美其德,美其政的抒情诗。是浪漫主义的,是现实主义的,美其德,美其政的诗。
屈原的追随者楚地的诗人宋玉、唐勒、景差等诗人,继续着楚辞的创作,继续着诗人之诗教。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
《楚辞》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作为继《诗经》以后,对中国文学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离骚》诗人之诗教,承前启后,中国之诗教,人之诗教,诗人之诗教。
注:本文有关“楚辞”“诗经”“科举制度”“乐府”等资料,主要参照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