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闽南师范大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本帖最后由 闽南师范大学 于 2016-6-13 01:02 编辑
520后两岸关系形势的观察与思考座谈会召开
6月10日下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海峡评论》杂志社、闽南师范大学共同组织的“520后两岸关系形势观察与思考”座谈会在闽南师范大学召开,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全国台联副会长、福建省台联会长江尔雄,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萧庆伟、全国台联研究室主任陈立谦参加会议并讲话,来自台湾《海峡评论》杂志社、闽南师范大学学者以及台联系统同志等近40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中,学者们围绕520后两岸关系的新变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具体涉及:绿营全面执政下的“去中国化”形势;蔡英文“新南向政策”与新形势下的两岸经贸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与两岸经济合作等议题,既有理论方面探讨,又有实践经验总结,大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出诸多见解和意见,形成诸多共识。
学者们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在这个至关两岸关系性质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搞模糊,大大增加了两岸关系不确定性,必然影响到两岸的经贸合作和两岸同胞福祉。谈到"新南向政策",与会学者強调,经济行为不是行政主导可以取代的,对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主观臆断,历史已给出了答案。学者強调,"一带一路"建设体现的是互利双贏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是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台湾商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会大有可为。大陆的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正孕育着新的突破,一波新的经济腾飞将使更多的台湾企业有用武之地,这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福祉所在。
学者们指出,520成为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的重要节点。台湾第三次政党轮替,绿营开始在岛内全面执政,两岸同胞感受到与过去八年不一样的政治氛围。值得警惕的是"台独"顽固派的蠢蠢欲动,他们肆无忌惮地推动"去中国化",不顾历史事实,美化日本殖民统治,重新挑动岛內族群对立,这些紧锣密鼓的"台独"活动,必将加剧台湾的社会动荡,给两岸关系制造新的麻烦,伤及到的是台湾同胞切身利益。事实胜于雄辩,历史无法篡改,"台独"是走不通的死胡同。
学者们強调,两岸同胞往来和合作交流不会因台湾政局改变而改变。作为超过三分之一的台湾同胞祖籍地的漳州是对台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的前沿,具有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在两岸关系中地位重要、作用独特。
闽南师范大学多年来始终重视闽台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现已成为促进福建省对台文化教育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依托“闽南文化研究院”与“台商研究中心”两大平台,深耕闽南文化、两岸关系与两岸经贸关系、台商发展等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为增进两岸社会融合、文化认同、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培育了开放型的智库基地,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
座谈会现场
杨毅周副会长讲话
林晓峰书记讲话
与会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发言
与会专家发言
校党委书记林晓峰讲“两学一做”专题党课
6月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林晓峰综合楼西区501教室,主讲题为《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四种意识》专题党课,与参会人员交流分享了学习党章、学习谷文昌精神的体会。党办(校办)主任、党支部书记陈超主持了党课。党办(校办)党支部、组织部党支部、闽南院党支部、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第五党支部等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听课。
林晓峰书记从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学习谷文昌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种意识”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生动的案例,做了深入浅出地阐释。林晓峰书记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全党同志的必修课,也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学好党章、用好党章,要科学把握党章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要准确把握党章的内在逻辑和精神实质,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以致用。通过学习,把党章融会贯通,做到学而懂、学而信、学而用。
他表示,谷文昌同志之所以能坚定理想信念,成为自觉学习党章、践行党章的典范,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党员的党性。学习谷文昌精神,要坚定信仰信念,践行党章,做到心中有党。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学习谷文昌精神,加强党性修养,要从认识上重点解决以下两点: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二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发自内心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根本宗旨,自觉学习党章、践行党章。
林晓峰强调,学习党章要以四种意识为标尺,常反思、常对照,深入思考如何在工作中增强四种意识。具体来说,要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要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始终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要自觉增强核心意识,始终做到坚决拥护核心、坚决听从核心、坚决维护核心;要自觉增强看齐意识,始终做到经常看齐、主动看齐、全面看齐。
林晓峰最后要求与会同志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立足本职岗位,争做优秀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届研究生才艺大赛暨校研究生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晚会圆满落幕
6月8日晚,由研究生工作部(处)、共青团闽南师范大学委员会联合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闽南师范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才艺大赛暨校研究生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晚会在龙文馆隆重举行。校研究生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老师以及部分历届研究生会主席应邀观看了本场晚会。
本次晚会在歌曲《别找我麻烦》的演出中拉开帷幕,欢快的节奏、跳跃的音符展现出现代研究生的青春与活力。接踵而来的古筝演奏、合唱、相声等节目尽显艺术色彩:古筝独奏《秦桑曲》犹如潮水拍打着心弦,诉说着离愁别绪;小品《纯闺蜜》通过精彩的对白和生动的表演带给大家无尽的欢乐;《闽师大,我想再看你一眼》诗朗诵气势磅礴,勾起了大家对研究生生活的无尽回忆与幽幽的离别之情;一支《南音汉韵》,文学院的姑娘们穿着摇曳生姿的汉服,舞出了别样风采。经过激烈角逐,二号节目《秦桑曲》荣获此次大赛一等奖。随后,领导上台为获奖同学颁奖并合影留念。
此次研究生才艺大赛暨校研究生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晚会顺利举办,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不忘初衷的情感诉求,也为校研究生会续写和谐新篇章献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合影 颁发一等奖
节目表演
文学院举办2016端午诗会邀漳州诗友共颂诗歌同缅风骚
6月11日晚7点30分,由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漳州市作家协会主办,文学院写作研修班承办的文学院2016年端午诗会在古琴教室举行。文学院黄金明院长、王朝华教授等师生近60人,与漳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杨西北等漳州各地的十几位诗人欢聚一堂,伴着泠泠琴音,吟诵诗歌,纪念诗哲,缅怀风骚。
2016端午诗会在王朝华教授的主持下拉开了序幕。福建省漳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杨西北首先致辞,他表示通过端午诗会这样的活动平台将高校与地方作协联合起来有利于双方在文化与创作上交流沟通,促进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接着文学院学生吴凡以一首《离骚》开启了朗诵先声,到场的各位诗人诗友苏水梅、黄披星、青禾等也先后带来了精彩的朗诵。此外,文学院部分师生也在此次诗会上朗诵了自己的原创作品,其间更有文学院泠音琴社成员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古琴演奏和表演《鹿鸣操》等以助兴,诗乐舞在这场诗会中结合,将诗会一次次推向高潮,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诗歌朗诵结束后,进入“2016闽南诗歌节征文”获奖作品颁奖环节,由青禾先生、杨西北主席、黄金明院长分别为获一、二、三等奖的作者颁发荣誉证书,黄金明院长特别表达了对获奖同学的祝贺,同时也鼓励大家积极写作,坚持写作。随后黄金明院长、王朝华教授与既明文学社前任社长蒋德烽,现任社长张文惠一起合影留念,宣布既明文学社正式成立。最后王朝华教授为诗会做了总结,他说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人不在多,重在有精彩的氛围,但愿诗歌能带给我们心灵更多的光辉。”
此次端午诗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中文学子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诗乐舞结合的美妙,同时对于传承屈原的爱国情怀,丰富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学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诗歌创作的热情。
现场
闽南诗歌节获奖合照
法管院老师参加第八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服务恳谈会
6月10日,第八届海峡论坛·两岸社区服务恳谈会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150名社区服务业界专家、学者围绕社区建设主题,聚焦社区服务创新、社区人文关怀和基层民众健康等内容。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耀明副教授应邀参会,并做了题为《创新社区治理的“一核多元”实践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中,黄耀明副教授立足社区建设实践,阐述了社区治理理论、治理主体及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特点等内容,见解独到、言语幽默、案例翔实,得到了现场听众的一致肯定。
恳谈会由致公党中央主办,主题是“社区营造·携手共创美好家园”。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副主席兼秘书长曹鸿鸣,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福建省委主委薛卫民等出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