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1233|回复: 0

4类化妆品的危情报告

[复制链接]
辰枫 发表于 2008-4-19 2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闽南师范大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国家卫生部发布的2005年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通报显示:全年监测到的化妆品不良反应共涉及2295个品种。# M+ i4 H4 t7 m/ y$ P/ ]0 ~- |
) @5 e$ p. \' {- k' m/ j
在引起不良反应的普通类产品中,抗皱类共有238个;在引起不良反应的特殊用途化妆品中,防晒类化妆品数量最多,共有107个;其次是祛斑类,共有86个。
+ V* ?; C! h* Y+ b8 S) t2 s
* B9 f! R  V7 ]' E  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一
& s7 O% e# R$ a+ i2 \- ~* u, d) l0 X7 n' a
  报告人:章 琦 业务员; z5 Z% X" f, J, ?) f4 p5 A7 G6 ^

( a, _6 y0 _; ?3 ~2 N3 Z  肇事化妆品:防晒类症状:色素沉着,过敏! e3 @* U7 v* i4 w' ^0 z# z( K7 v
: v3 \  ?- C; I( C+ u
  章琦就职于某外企,因工作需要要经常在外面跑业务,所以防晒是她护肤的一个重大课题。每天,只要一出门,她除了要在脸上抹上保湿、美白的化妆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要涂上厚厚的一层防晒霜,并且一天之内要涂好几次。不久,章琦发现,尽管已采取了防晒措施,但她的脸色却越来越暗,皮肤还经常出现红肿等症状,不得不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章琦,她由于使用防晒类化妆产品不当,皮肤出现了不良反应。
- W5 Z3 C2 D  F; S" }
1 X+ f* ~5 ]% _) ?1 b4 L3 [  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二
0 h, s" U9 c, ?; N% R
5 j4 `- b1 m/ F  x2 w' U4 u1 |  报告人:严 玉 家庭主妇7 w, W& ?6 n" t& z$ o

) _% z* z0 h9 `) w  肇事化妆品:美白类症状:汞超标
* e. B; ]) _  r. p% {* O6 ^) B( a$ s. ]
  严玉今年30多岁,在老公出差的一个多月里去美容院做了5次美白。老公回来后称赞她变白了,她因“受到鼓励”,开始频繁出入美容院,晚上还要抹上各种面霜。后来她在报纸上看到自己常去的美容院使用的美白产品汞含量超标被查处,于是连忙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体内汞含量已经明显超标。为了把指标降下来,医生一连给她排了6个疗程的汞。* J; Y: R0 j. m% r2 X, ?. x: H
' `9 G* L4 G3 B7 [) h- {
  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三" Q& \: U( D' L. D% J
% _" ?4 M" j0 Z) m7 J/ R
  报告人:白 杰 公务员( Y5 f/ R0 _. U3 M$ v# z

0 K3 a  q# I) e# f) d/ f  肇事化妆品:抗皱类症状:皮炎# E* D) c  a5 h! V% Y
) s5 X5 A. Y  V+ r4 F1 w8 |
  38岁的白杰因担心皱纹爬上脸部,而开始对抗皱类化妆品“爱不释于”。只要从同事或广告中听说哪种抗皱化妆品效果好,她都不惜一掷千金。一次,白杰在购买使用了某品牌的抗皱化妆品后,她感觉眼睛无法睁开,面部灼痛,并出现了不少小红点。医生说,这种化妆品不适合她的皮肤,因而出现了过敏反应。7 o% @! b6 k6 a1 i$ \) Y8 O

& }$ s* M5 h  @6 w/ H1 x7 V5 `1 K% |  看看什么在操纵我们的面子问题! k+ |( {4 N- h

* L9 ~& v4 N' A2 H" y) }  防晒类化妆品
8 Y9 I0 ]+ o) E
% n! h. X" F  x1 L' J  主要防晒成分——紫外线吸收剂,如4—氨基苯甲酸、一苯亚甲基樟脑、苯酚、苯甲酸、水杨酸—2—乙基乙基酯等复杂有机物。功效:吸收UVA(紫外线)能量。 险情——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种类和添加量都受到国家卫生部的严格限制。1 ?, S# d' t7 t- Z' U& ?6 h

/ F9 Z7 |% N5 X6 D3 C3 J* U/ O  V% N  国家规定——防晒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量为o.5%~1.5%。, G! ]5 x3 w4 R3 H7 ?' X  Y. i

0 R! l- j5 c7 _' n+ T$ E8 N  去皱类化妆品
  L& W/ W$ R9 P+ p# m( _/ l& Y
8 Q$ _; i. h2 C5 P( C  主要去皱成分——胶原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医用羊毛脂、骨胶原精华、天然麦芽油等。功效:增加皮肤弹性,淡化皱纹。
0 u; {* Q6 ^# a. X  v, s7 `
7 g1 N4 q. N+ c1 A) V  危险成分——违规添加激素类成分,如雌激素类、孕激素类等,使皮肤富有光泽和弹性,减缓皮肤衰老,减少皱纹的产生。
: |- \+ t! ]  z6 [2 [% D! N6 e; U& h! F0 N$ }- t9 l
  险情——激素可造成人体皮肤和肌体的多种激素变化,抗菌素的使用会破坏皮肤表面正常菌群的。- c& g' v) h7 ~1 _

7 s( p0 b' h+ S3 P+ Q  国家规定——严禁激素在化妆品中使用。美白类化妆品0 i% r/ X( A" l/ Z' X3 r, M& Y8 G
0 d5 `" v4 g$ d
  主要美白成分——维生素、乳糖酸、鞠酸,熊果素、胎盘素等。. W& X  @0 w" }

" l, k6 w' Z4 r* E  危险成分——汞,包括氟化汞和碘化汞。
4 \1 y- Y( b' {' [, l- C* ~) C" `' n& [; A
  险情——被皮肤吸收后导致慢性积聚,会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毒副反应。
8 Q1 Y/ b6 R0 r% a, h* p' L  Z) u/ w% e3 H, r3 @7 \6 r
  国家规定——化妆品中汞的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
; s+ J+ V. y2 {( U( `1 Z3 j
3 o3 ^# I2 K" v" ?* Y  去斑类化妆品
+ ]5 A/ ]3 T/ c( Z4 Q) q1 K7 ~2 _* j3 r
  主要去斑成分——维生素C、熊果苷、甘草酸盐、海藻提取物。溶解蛋白酶、水棘油。蜂胶等。功效:可排除新陈代谢废物和游离基,抑制并淡化黑色素。
; B. t) w. U# H3 M; \1 }/ Z+ I9 A+ `* ~) y
  危险成分——汞,铅等。
5 h4 c* d" P' f) @9 ^3 F& q6 @/ n0 O* S/ y& Y
  险情——铅、砷都是有毒物质,对人体有积蓄毒性,积聚身体内过量可损害神经、消化、泌尿。内分泌、生殖等系统的功能。
9 y7 ~/ L* H- x+ j3 h% w/ {" H5 R
# s( F+ A  i1 O- ]6 P: o) e  国家规定——化妆品中铅含量不得超过40毫克/千克,砷不得超过10毫克/千克。4 ]5 U4 S( N# K! H6 q

3 n8 Q; L% Y$ Y0 n  美容护肤之专家说法+ E7 P* L" W0 k& w- J

' C7 y8 Z7 p- a: J" {5 B" E  美容对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有很大帮助。但过度求白、求年轻是不正确的。40岁以前.皮肤只要清洁就行,可以用点淡妆,乱用化妆品反而会增加皮肤负担,加快老化。如果有条件的话,在购买化妆品前,最好先做个皮肤测试,再去选购产品。
$ `) `4 b  q# w; n; P8 t( H
- i( r! {  A" Z* T, y  不良反应的直接后果; \; X9 R. m% y0 |+ G) W0 K
% q3 A7 p& f% k/ i
  一、破坏角质层,使皮肤更脆弱8 r0 ~) H0 d. p- K3 F

* ]1 t6 R$ l4 C. |& x3 g5 `( Y2 D  皮肤表皮的最外层为角质层,如果在脸上覆盖化妆品过多,就会导致肌肤负担过重,破坏角质层的天然保护作用,令皮肤变得更加脆弱。8 c5 ^; `. T0 J% m% x
2 J: X% U4 V: x) {, P8 R
  二、引发化妆品皮肤病:6 D' x& O( H3 S. K# |
& M3 m  V( I5 n( t" B  ?6 s
  使用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病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脱屑、粘膜干燥、色素沉着、瘙痒或刺痛等。8 _% V/ d+ t7 n* i  g2 k; \" C. p

; K- w- K; J, G1 x+ \  三、出现全身慢性重金属中毒反应
  {6 F* D( K! n$ j$ P" S9 I6 s' v, R& B
  女性朋友在长期使用含有违规添加重金属成分的化妆品后,就会出现慢性重金属中毒反应,引发神经衰弱、乏力、失眠、烦躁(汞中毒),或者色素沉着、疼痛(砷中毒)和便秘、贫血(铅中毒)等症状。
5 ~; x: l$ s  [, m! z; T' x) y5 e
  不良反应的4种典型表现
/ T8 F! @7 q9 Z) q$ m* D1 N0 p4 u' @4 @4 R5 H7 b6 m
  1.接触性皮炎占化妆品皮肤病的70%以上,多发生在面、颈部。3 n' ^+ R% Z# ?* o
; n' ?$ P4 r8 `! g4 M" B
  表现:在使用某种化妆品后一周内发病,轻者皮肤痛痒,出现红斑、丘疹;重者出现红肿、水疱、糜烂、渗出。" G$ D6 c# J" R, t8 H; M
+ U+ u( F) I0 v- |8 G& b
  2.化妆品光感性皮炎使用化妆品后,经过光照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改变。它是化妆品中的光感物质引起皮肤粘膜的光毒性反应或光变态反应。
" N/ f, L& p. q# c) c
( v! @* Y2 j4 m1 s  表现:出现红斑、丘疹、小水疱.伴有瘙痒,慢性皮炎可呈现浸润、增厚、苔癣化等。如果发生在口唇粘膜时还表现为肿胀、干裂、渗出等。
. @( R5 F6 Y; g# m/ T. i
5 {# g$ s! N3 H7 t, W  3.化妆品色素异常使用化妆品一定时间后,引起皮肤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多发生于面、颈部。
' L8 q1 p' b9 |# ~7 d
4 Y$ W- F3 e7 }  表现:主要症状发生在接触化妆品的部位,表现为青黑色不均匀的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斑。
- s' E' X% A+ j+ v5 S+ U- v) p0 D% q+ Z( p% D
  4.化妆品痤疮多由于化妆品对毛囊口的堵塞引起,如不恰当地使用粉底霜、遮暇膏、磨砂膏等产品。
  e, G7 x4 A: h# |6 o7 w, N. Q( k/ k$ q3 A( n" K# O
  表现:引起黑头、粉刺或加重已存在的痤疮,也可出现毛囊炎症。
( d2 a0 _; y, y% v: ~. L3 d- M$ V7 J( Q
  专家支招:掌握减轻化妆品损害的6个细节
. [" }6 `7 _/ T, [: m
; g6 ]9 T! m8 _+ X" i# X  1.认真查看化妆品的标识和生产日期; l1 V0 R3 z2 ~

: r5 |, f/ ~/ j! W- w) v2 p# r$ n8 E  它包括:产品性能、名称、使用方法、产品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有效使用期限、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特殊用途批准文号等。有了上述保证后,要选择离生产日期最近的。# M& A; ]" }, R/ k- ^

/ l9 p9 j" N8 K" D5 z  2。学会识别劣质化妆品4 f1 ]- L0 s/ f0 M
8 y* y# i2 B$ K$ d' B2 [
  买化妆品时不仅要看外表,还要打开看看内容物,检验一下化妆品品质的优劣。如过期一般会有一些改变,如化妆品颜色由原来的正常色变为黑色、黄色、褐色;化妆品表面出现异色或霉斑;化妆品变稀,表面出水等等。% Y3 l" s' L  y- ?2 A) M, c

% K2 \( ]" p- Z! v; u& m  3.使用前可先做局部皮肤试验+ b( U; k! z! @9 z

/ r2 Q% [1 Z3 H& A0 s  可以在洗脸后选择在耳朵后面、或手背皮肤上和其他敏感处先试用一周,如果出现红斑、丘疹和水疱等,应立即停止使用该化妆品。
8 H& J# |# p- @$ h5 e
1 [3 V/ q/ B4 c. m1 W* X8 P0 Y. j  4。化妆也要有“星期天”
0 c0 |! U7 w0 I
1 T2 s9 }2 Q+ ~; d+ k1 T- E  得不到休息的皮肤受到的伤害更重,所以,应当给皮肤一定休息时间,如不外出时不要化妆,涂一点营养霜,养养皮肤是最好的。' R7 q3 M  ^3 h
" d; k% o9 V* [5 N4 w0 q0 Y0 D
  5.不要在脸部使用多种化妆品,更不要同时使用三种以上的产品, Q9 a: [4 X& d  K" q$ Q( I

3 F: r( L2 x; _5 N+ C& n1 j  6.临睡前要及时彻底卸妆,清洁皮肤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龙江曦月 ( 闽ICP备05009150号-1 )闽公安网备35060202000316

GMT+8, 2025-9-19 03:56 , Processed in 0.03079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