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漳昨签下城市联盟协议书
昨日,厦门市领导郑立中、张昌平、吴凤章、洪碧玲、潘世建、徐模和厦门市各个部门组成的党政代表团,到漳州市的龙池开发区、金峰开发区、角美开发区考察。之后,两地政府还举行了漳州——厦门山海协作暨城市联盟联席会议,签订了推进城市联盟的协议书。
在联席会议上,厦门市副市长徐模和漳州市副市长钟禄贵都着重介绍下一步两市加强合作的思路。徐模认为当前的经济竞争不仅是单个城市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因此,加强与漳州的合作,提高区域竞争力已经成为厦门市当前重要的一项举措。他建议,下一步在山海协作上,主要是做好资金落实、两市所辖的县结对子帮扶、招商引资等工作。在城市联盟上,主要做好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水利和海洋、环保和治安警务等6个方面的规划工作。
漳州市副市长钟禄贵建议,今后两地要加强规划对接,重点解决厦门湾内厦门与漳州联系紧密地区的规划衔接问题,如九龙江入海口两岸的规划对接;海沧和角美,厦门和漳州开发区的对接;漳州港的中银港区、古雷港区与厦门湾港区的规划衔接。其次,基础设施的对接,共同推进厦漳跨海大桥、厦门海沧——漳州段高速公路等公路交通项目的对接;共同开展厦深铁路、龙厦铁路以及港尾疏港铁路支线等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
联席会议上,两市的相关部门还签订了《厦漳卫生合作备忘录》、《厦漳教育合作协议书》、《厦漳规划项目合作协议书》、《厦漳海洋管理联合行动协议书》、《厦漳劳动培训和转移协议书》。
此外,厦门市市长张昌平和漳州市市长何锦龙分别代表厦门市和漳州市政府共同签订了《推进厦漳山海协作和城市联盟协议书》。
重点解读
海沧、龙海将进行同步规划
昨天下午厦门、漳州两市职能部门签订的五个协议书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厦漳规划项目合作协议书》。这项协议书具体地提到了两市的城市走廊和接壤地带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据漳州市规划局局长沈茂然介绍,协议书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联合组织编制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研究。这项内容中要求厦、泉、漳城市发展走廊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借鉴国内外城市带发展的经验教训,利用城市发展走廊的空间界定通道建设,探索短期内加强三市交通联系与空间对接的途径与实施措施,通过城市发展走廊,带动城市空间拓展和项目建设,促进三市协调发展。
第二个协议内容是,协议共同组织编制海沧——龙海地区空间对接规划。这项内容要求厦门市规划局委托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海沧——龙海地区空间对接规划,漳州市规划部门大力支持和配合。海沧——龙海地区空间对接规划主要目标为,分析研究海沧——龙海接壤地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寻求协调发展的思路,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实现整合资源优势、降低发展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沈茂然表示,协议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海沧和龙海接壤地带的产业分布问题,对产业进行比较合理的调整。这是对厦漳城市联盟去年8月在漳州进行的规划座谈会上提出的海沧和角美规划问题,进行的一次具体的落实。
相关新闻
[center]厦漳跨海通道将隧桥并用?[/center]
记者昨日从市交通委获悉,此前一直用桥梁方案作主要研究方向的厦漳跨海通道的建设有可能桥隧并举,即一段采用隧道方案,一段采用桥梁。这是最新提交的《厦漳跨海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新推荐方案。
厦漳跨海通道也称为厦门的南通道。目前,厦门朝广东方向的交通经厦门大桥出岛,走324国道经漳州跨九龙江,绕行距离达60公里以上。同样,漳州九龙江南岸的地方诸如漳州港、龙海市东部等地到厦门及福州方向,绕行距离达100公里以上。一旦厦漳跨海通道建成,厦门到广东至少可以省35公里。
在这份预可报告里,提交了三个线位方案作比较。其中,设计单位推荐线位为A方案:起于海沧西端马青路与角嵩路交汇处院前村附近,从青礁村与炉坑村越过后跨海,经海门岛跨越九龙江面,在中银开发区与疏港一级公路相接。
此次新提交的《厦漳跨海通道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北汊海沧岸港区段采用隧道方案,北汊其余段落及南汊仍采用桥梁方案。根据《报告》,“半隧半桥”方案路线全长12.3公里,南北汊桥总长4.048公里。其中北汊沉管隧道长2.65公里、桥长2.156公里;南汊桥梁长1.892公里。接线工程长5.602公里。其中北岸接线3.45公里,中心各长0.35公里,海门岛段长0.4245公里;南岸接线长1.3785公里,南北接线两端均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
与翔安隧道钻爆法施工不同的是,厦漳跨海通道隧道部分有可能采用沉管法。该报告分析多种施工方法后认为,采用沉管法造价较低,施工技术相对成熟、工程风险低。
据介绍,无论是隧道还是桥梁,通道建设标准均为六车道一级公路,通行车辆设计时速80公里。路基宽33米,预留3米人行通道或慢车道。通航方面,按照规定,北汊需可通行3万吨海轮,南汊需可通行5000吨海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2 10:11:2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