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27楼暗夜魔君于2006-12-18 22:44发表的 :
以下是引用静云在2006-12-17 23:45:21的发言:这学校谈什么文化啊,指望着学校文化,还不如整一个自己,现实一点.以前觉得什么晚会什么比赛之类的好辉煌,现在没意思了.觉得是在浪费青春,几个疯子带着一帮傻子在那边瞎折腾,折腾到最后问一个为什么,没一个可以回答出来.嘿嘿,你的理解很有个性,不过这样谈文化不是一种好的谈法,破坏性地指责没什么意义,没有意义的话还不如闭嘴。我个人的想法是,校园文化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想米兰和雨说的,抓学风,促进学术氛围。其实说讲座多了也没几个学生有意识主动去听的,整个社会都那么浮躁,有些讲座确实是去听得稀里糊涂还不如看主讲人的书。我们的综合测评里体现出来的政治取向和鼓励文体活动的因素颇多,学术体现得太少太少,也是综合测评作为指挥棒缺乏学术引导的表现。其实教授们搞科研时带几个喜欢的学生帮忙查点资料打个下手也是不错的,有精力的话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尽量发表真正的学术论文就更好了。其次是除了学术人才外,大学本科也在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大军,单纯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已经有点过时了,时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行动力可能超乎老一辈人的想象,应该支持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条件让学生尝试,比如配予指导教师让学生们尝试经营超市、集中规范学校学生自发形成的各类“工作室”给予支持等,甚至成立“大学生创业者协会”(起步在资金上可能很艰难,风险也大,但是一旦成功可能会运做成很好的模式),营造自主自强的氛围,树立新时代创新意识,与社会接轨。再次,是师院已经很丰富的文体活动,这样的规模已经很不错了,只是就是这方面表现得相对突出所以引起一些同学不满。其实看着晚会上能唱能跳的学生们在台上展示青春风采还是满羡慕的,周末娱乐也是理所当然。各类刊物杂志、各种社团组织能够让不同兴趣的同学各展其才,接受社会角色的预演和锻炼,创造了这么多的机遇,很难得,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身在其中的人会知道,这些给他们带来多少成长的空间。校园文化应该精彩丰呈,全面开花,既要有丰厚的学养做底,也要有实用、创新的实践能力强化拼搏奋发的色彩,同时也需要繁华的歌舞点缀,才不至于沉闷,才有青春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