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956|回复: 0

[分享]前端总线频率≠外频

[复制链接]
Lindx 发表于 2005-5-12 22: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闽南师范大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到这篇文章的标题,你可能会问:“前端总线跟外频有什么不同?前端总线和外频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等诸多问题吧!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解开大家心中的疑团。
5 r+ b- a# v8 [  P7 \& V  所谓的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是连接CPU和北桥芯片之间的线路,例如P4X400芯片组结构图中所示(如图)。外频指的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工作频率,这个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但是一直以来,前端总线频率都被大家误认为这只是外频的别称。为什么大家一直分不清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呢?主要的原因是在Pentium 4(不含Pentium 4)之前,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于是一般也就认定外频等于前端总线速度,而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这实际上是一个误解,我们不能说前端总线就是外频,而只能说是在Pentium 4(不含Pentium 4)之前,它们两个的频率是相同的。3 T4 @+ Y5 b# b: K

* d6 m" B( \( a8 S/ {/ J5 `3 g小知识:北桥芯片
$ ?7 H8 b5 p0 K  X* ]7 T* p9 f9 n  主板上控制处理器与其它所有周边沟通的芯片组一般分为南桥芯片(South Bridge)和北桥芯片(North Bridge)两颗,其中最接近处理器的一颗为北桥芯片,远程的则为南桥芯片。北桥芯片为处理器提供了内存及图形加速(AGP)的连接。此外,随着芯片整合技术的成熟,芯片组厂商经常会将图形功能整合在北桥芯片上。而相对应的南桥芯片负责CPU与周边的沟通,包括了PCI接口、硬盘与光驱的IDE控制器、USB控制器和I/O接口。芯片组厂商也经常将音效、网络等功能直接整合到南桥芯片上。7 Q* Y$ j; c5 v0 Z! R$ E; l) N3 m
  这里向大家说明一个概念:CPU主频=外频×倍频,相信大家对这个公式已经非常清楚了。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有一颗Intel Pentium Ⅲ 866的处理器,那么866MHz主频就等于133MHz外频乘上8.5倍频。不过,这样的情况对Pentium 4和Athlon处理器来说,却是行不通的。由于如今CPU及主板能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已经远远高于外频,厂商便开始不再强调外频,而只讲前端总线频率。
+ l+ Y& f* q! D' d% ^  Pentium 4处理器采用QDR(Quad Date Rate)技术,这种技术类似AGP 4x工作原理的四倍数据传输模式。例如Pentium 4 3.06GHz是采用133MHz外频,那么它的前端总线频率可达到533MHz。其主频应为133MHz外频乘上23.0倍频,而不是533MHz前端总线频率乘上5.75倍频。同样的,在AMD Athlon、Athlon XP、Duron系列处理器上,是使用了一种可以在脉冲信号上下沿都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AMD称其为“双倍前端总线”。例如AMD Athlon 900采用100MHz外频,不过其前端总线速度却支持到200MHz,所以其主频应该是100MHz外频乘上9.0倍频,而非200MHz前端总线乘上4.5倍频。/ Z6 `% D, N9 A) t
  小提示:大家也要注意,AMD Athlon XP以及早期的AMD K5处理器型号后还会跟着一个“+”,代表其CPU的频率采用PR值标识,它不是CPU的实际频率,而是AMD公司认定它的CPU与Intel同级别的同频CPU性能相当。& A( G( e; \/ X# ]
  提高前端总线频率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真正实现数据传输率的提升。不过,如果内存无法提供相应数据传输速度的话,这么快的前端总线速度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如果能配合DDR内存或RDRAM内存技术,理论上说,才可以完美地提供处理器、系统与内存间最高的数据传输率。
: f$ L& G& I# `- ?( j8 ^处理器外频与前端总线一览; u/ x9 j5 V1 ?0 ]) L  o4 p

. `0 F- M% N; g
9 V2 |0 [9 P, f& o9 ^8 F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龙江曦月 ( 闽ICP备05009150号-1 )闽公安网备35060202000316

GMT+8, 2025-5-25 23:41 , Processed in 0.03018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