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2157|回复: 25

[贴图]漳州的美丽风光!!机子配置较差的勿进!-->☆满天星☆☆转移

[复制链接]
老鼠爱大米 发表于 2005-12-30 07: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闽南师范大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郁闷。</P>
  V5 \5 Y7 x% P9 A, I' u<>我们学校的论坛怎么搞的?</P>
3 T1 V$ E" [. M* J<>为什么不能链接外网的图片。</P>; a( d1 P+ }) c1 s
<>闷死了。。</P>) t& _, s3 |$ ~" k5 a3 ~
<>那大家慢慢看吧。</P>
# n% V- h3 H# u6 }<>西西。</P>7 \+ }1 B! T' E- Q+ r7 E7 n2 v6 {6 M2 D9 x
<>注意了。。</P>
9 f" U$ Z  b- {! r5 G/ I9 a  P2 }<>配置低的机子别看。</P>
# l. `5 v0 t+ Z, n: F% h<>反正也看不见。。</P>) J/ Z1 L/ a, E) a' b( ~$ A$ ^" q
<>配置稍微还行的。。先把不必要的东西关掉再开吧。。要听老人言。。</P>
* ^. S8 h# e: L# q  C6 U5 W4 @- h<P><a href="http://bbs4.news.163.com/fujian/16753,2,50,0,40,45.html" target="_blank" ><FONT color=#ff0066 size=3>点我观看美丽漳州!</FONT></A></P><br><br>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落雨飘花 发表于 2005-12-30 22: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很多不错的图~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影孤音 发表于 2005-12-30 07: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一张图都没啊</P>
7 ~3 \2 o' W+ g, `, n! \<>郁闷</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鼠爱大米 发表于 2005-12-30 07: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P>6 w# V9 w4 C9 a
<>不能链接外网的图片。</P>5 x1 R1 W  s7 w3 l' j
<>下载很慢馁。。</P>
8 Y$ B" ~( r) S- R' z) n<>上传跟慢。。</P>
9 O8 O8 I$ U/ L6 l: ]<>麻烦大家咯。</P>; P) k6 G2 n9 c- l
<>不过要先把机子的进程关掉几个先哦。</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户 发表于 2005-12-30 07: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不错的说..~</P>
( F6 s( Z0 r( G. W<>第一次看城市的照片有流泪的冲动...~</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融化的雪人 发表于 2005-12-30 07: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漳州还不错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老鼠爱大米 发表于 2005-12-30 07: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附送闽南地区婚俗</STRONG></P>
4 s' C) o) u3 U# H+ w! w5 h9 I<>闽南人的婚俗千奇百怪,历史悠久,自唐朝以来积淀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语言,尤其是数字在闽南婚俗中的运用更有一番情趣。 <BR><BR>  “一”闽南语称为“头”。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称为头次见面,双方亲友应互送见面礼,主人家应煮红糖面线汤待客,似有洗尘与吉祥之意。有的地方还要加上一只煮熟的红鸡蛋,以示主人盛情之意。另外,女儿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称为头次客,父母家人要设宴款待女儿女婿。 <BR><BR>  “二”闽南语称为“双”或谐音“字”。如称新郎新娘年轻为“十八二十二,少年正当时”等。另外在准备小额红包时,要二、十二等。准备嫁妆时要备上成对的东西,如一对绣花枕头,称“双双对对,万年富贵”。 <BR><BR>  “三”与“衫”同音,在婚俗中有“无三不成礼”之说,意思是事情要三次后才决定。酒宴中举行酒过三巡礼节,以示隆重。 <BR><BR>  “四”与“死”谐音,但在闽南一带有“好四”的说法,意为势头好,做事顺利与顺心。四是一个好兆头。红包、嫁妆件数、婚期都不忌讳带四。 <BR><BR>  “五”与“误”谐音,加上五月是屈原投江的月份;“七”与闽南人习俗人死后七天作“头七”有关,七月又与李世民设立的鬼节普渡月有关,所以这两个月很少有人结婚办喜事。 <BR><BR>  “六”与“陆”谐音,历来有“三六九,天天有”之说,但农历六月天气炎热,结婚的人很少,都是等八月以后进行。因为闽南人“好八字”,拜堂请客桌子要八仙桌,椅子要用八仙椅才算大位。旧时大轿要用八抬大轿,轿上要用八卦米筛等有八卦图案的饰物,送新娘启程的酒菜要八碗。所以农历八月以后是男婚女嫁的好日子。 <BR><BR>  “九”与“狗”谐音,在闽南西部与客家人混居的地方,九与“久”发音接近,所以有礼金999元,猪肉和面各99斤,红包要9、19、29等带九数的习俗,意为天长地久。□叶志兴 <BR><BR><BR>  红色新娘服配白衣 <BR><BR>  红色,似乎成为了中国传统新婚礼服的代名词,但在闽南的一些山区和农村,新娘着装却是很“个性”的,她们会在红色新娘服的里面同时穿着一套白色的素服,陈教授说这是很有历史背景的,得从历史上“开漳圣王”陈元光说起。 <BR><BR>  唐高宗时期,陈元光入闽平南乱后,对汉畲两家一视同仁,共同开发闽南。为进一步缓和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陈元光在辖区内实施“胡越百家和好”的政策,让随军入闽的数千名五十八姓军校在闽南落籍,并允许他们与在叛乱中丧夫的畲族女子互为婚配。这些畲族女子再婚时,为纪念前夫往往在红色的新娘服里面先穿上白色的素服。后来,这种传统逐渐在漳州地区广为流传,其他女子结婚时也会在新娘衣里裹上素服。据资料显示,在台南的一些漳州移民后裔族群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个性”新娘服。 <BR><BR>  甘蔗系红绳回娘家 <BR><BR>  在甘蔗上系上红绳,作为新娘出嫁后首次回娘家的回礼,这在闽南地区是很普遍的。在自行车年代,车后载着甘蔗系着红绳,骑行在乡间道路上,别是一番风景;现在的小轿车年代,装载这种回礼就得费一番苦心了。 <BR><BR>  陈教授说,除了甘蔗,回礼一般还会有一个筐,筐里装着针、线、剪刀等物,最特别的是有的地方还会准备公鸡。这些回礼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文化的传承,寄语新人应该“闻鸡起舞”,男耕女织勤劳操作,这样将来的日子才会像甘蔗一样节节甜。 <BR><BR>  记者查访一些掌故书籍中记载,经过历史演绎,台湾也有送鸡的风俗,不过是在新娘出嫁之前?熏女方要事前准备好,一般是用刚学啼的公鸡和从未生过蛋的母鸡,用红纱绳绑住鸡脚,出嫁是用小鸡笼装着,放在轿后,叫做“带路鸡仔”,到了婆家,解开红绳,放到新房床下,看看是雄的先出来还是雌的先出来,以此来看未来新人是生男还是生女?熏同时也祝愿男家六畜兴旺。 <BR><BR>  一碗“孝心汤”给公婆 <BR><BR>  中国人讲究吃,这在传统婚恋里体现得更为明显,暂且不说婚宴大餐的种种行头,陈教授提起了结婚期间两次早餐的讲究。 <BR><BR>  新郎迎取新娘的那天,在闽南地区是要求在天亮前到达新娘家,娘家在一番“考验”之后,会让新人一起喝一碗特制的“同心汤”,一定要用猪心、猪腰、猪肝等内脏做原料,表示要甜甜蜜蜜同心过日子。嫁入夫家的第二天,新娘必须亲自下厨,也以内脏为原料,做一碗“孝心汤”给公婆奉上。 <BR><BR>  陈教授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个“和”字,家庭观念很厚重,而西方就比较重视两人关系,所以在闽南婚恋风俗中有“同心汤”,更要有“孝心汤”。 </P>2 L) P" f( i/ R8 F
<><STRONG>漳州风俗</STRONG></P>
: j7 m, N& f7 b8 z<>祗奉习俗——酬天敬地 <BR><BR>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都要高摆香桌,备设五牲大礼,敬奉“天公”,俗称做“天公生”。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都备酒肉、月饼敬祀“土地公”,以酬谢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地庇佑之恩。另每月逢农历初一、十五要敬神。生意人初二、十六则敬“土地”。此外,凡遇婚庆喜事,主人也大有举办“酬谢天地”之俗,唯丧事只祀土地。 <BR><BR><BR>祭祀祖先 <BR><BR>  民间的祭祖活动,有庙祭、墓祭、岁祭、生辰忌日祭。岁祭中有清明祭、端午祭、中元祭、冬至祭、除夕祭。宗族春秋要举行隆重“二祭”(今已废)。每逢亡故亲属的生卒日要“祭祀”,俗称“做忌”。此外,凡遇族中人升学、升官、生儿婚合,也要到祖祠向祖宗行告祖礼。凡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民间称之为“吃祖”或曰“吃公”。 <BR><BR>  民国春秋两祭。春在旧历正、二月,秋在旧历八、九月,各村有固定日期。每厢祀日,乡长必集公款,在所祀神庙前,大演社戏,家家户户,杀鸡为忝,旨酒佳肴,以祀神前。农民终年胼手胼足,埋头苦干,到了是日,遂放纵尽看,着新衣,宴亲友,尽宾主之乐,为一乐事,漳谚称为:“傍神祝福”。 <BR>烧香点烛 <BR><BR>  民间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有在居家住宅的神龛佛前,或到乡里宫观庙殿烧香点烛成俗。春暖秋爽时节,更时兴成群结伴到平和三坪祖师公、圆山脚下仙祖、莆田湄州湾妈祖,甚至坐火车、搭船、乘飞机到南海普陀山、九华山等地进香朝圣。 <BR><BR>  神诞即神的生日,是日民间要杀鸡蒸粿 ,焚香上供、大宴宾客,演戏敬神,热闹异常,俗称“闹热”。用仪仗、鼓乐、艺阵等迎神出庙、周游街巷村井,谓之“走尪 ”。除此以外,还举“卦香”仪式,组织众多的信男信女,列队到该佛分身的祖寺取回不灭香火。“卦香”之日,浩浩荡荡的队伍中,五色旌旗,鼓乐吹打,神轿佛辇,化妆的高跷、马队、凉伞以及旗、锣、鼓、枪,无所不有,招摇过市,现今还出现以汽车、摩托车代步引香。 <BR><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破除迷信中,做神诞、“卦香”等封建迷信活动一度基本消迹。但由于传统习俗和封建思想的影响,这些迷信活动长期以来时隐时现,70年代末以后 <BR><BR>醮年之祀 <BR><BR>  谚云:“南州重皇神”。醮年分为“清醮”、“王醮”两种,清醮祀玉皇,王醮祀王爷。乡村以王醮为多。有2年一醮,有6年一醮,有12年、20年一醮。甚至有40年一醮。醮年一到,农民必多种蔬果,多养牲畜,以备到时祀神之用。届期邀请道士,大建罗天大醮,祀期有3天,也有5天。过去大演京剧,今改演芗剧,大宴亲朋。凡属宗姓之乡,必备盛大之生猪生羊,牲醴匹帛,并选小孩装扮故事,骑于马下曰“马艺”,抬以彩棚曰“棚艺”。族长拈香导前,旌旗蔽日,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号炮雷鸣,浩浩荡荡,沿途敬送,或“祀皇”,或“祀王”。抵乡之前,主祀各家长,列队出乡接送,迎至庙前三拜礼毕,大设筵席陈列村中,凡属祀王的乡人,不分老少,都可自由入席,尽欢而散。每届祀年,乡民需费,贫者百余元,富者数百元,虽平日异常节俭,至此亦大张门面,不肯示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曾废。80年代以后,此风又起。 <BR><BR>普渡 <BR>普渡時都会摆设长长的供桌,家家门前、屋檐下都挂盏圓形纸灯,一面写「阴光普照」或「庆赞中元」,一面为「路灯」,这是用来照引路途,使这些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养他們的地方。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老祭拜;或是以行业為主,例如:市场普;也有里长来主办,社区鄰里为对象。祭品不拘,通常都很丰盛,糕点和粿类通常都不能少,因为七月天气炎热,祭拜时间又长,所以食物容易腐烂,以前的人都认为七月普渡的东西容易坏,是因为那好兄弟、孤魂野鬼来吃過,其实不是這个因素,而是因為天气熱、时间长的关系。 <BR></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户 发表于 2005-12-30 07: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帖子下面一个福州的ID..</P>
1 s2 D5 M0 N: I1 [# t+ d2 [<>他说:</P>& s, M' O+ f) k! C( F) N9 S$ R
<>还好拉.感觉漳州都是旧旧的,和我们福州比差好多哦,没福州那么大气和现代,要努力哦</P>( {* F# K3 T; \" B0 W

& J$ C+ l" d9 ^) g<>其实排骨觉得...福州是发展起来了..但是还远远不够..~</P>
1 w$ P3 Z* W: ~3 l, L* z. j<>漳州可贵的是它的纯...虽然不能说是一块处女地...但也比福州\"干净\"...</P>0 {0 t; J8 z; w. z% M3 m
<>听说福州的五一广场有新疆人用带有AIDS的针头扎人...听了都怕怕的..~</P>
1 S0 h7 `6 c! A* L& z: J$ V5 J  k7 r2 l, j3 W' N
<>强烈推荐漳州的明清古街..~</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荒原火 发表于 2005-12-30 07: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什么关,一打开,全出来了。</P>2 b. V2 R' w7 P7 O8 t
<>看来128M显卡,512M内存,没白买。</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gyuanlo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cgyuanlong 发表于 2005-12-30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龙江曦月 ( 闽ICP备05009150号-1 )闽公安网备35060202000316

GMT+8, 2025-5-19 08:15 , Processed in 0.06307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