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楼主: 双子群礁

千万别甘于鼠目寸光了!!!坚决支持《学工信息报》的改变!!---by 豆豆处理

[复制链接]
紫霞云儿 发表于 2006-4-29 05: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我还是希望,报纸啊,杂志的...</p><p>有我们同志们更多的声音.....</p><p>好象上面的人说过...这些东西一般领导都会过目一下...</p><p>如果我们的声音发了出来...</p><p>他们看到了....</p><p>然后再......</p><p>总之点点点......</p><p>呵呵....</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r.Vincent 发表于 2006-4-29 07: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天涯浪子88</i>在2006-4-28 21:19:49的发言:</b><br/><p>自己一路从学工走了来,看了很多事情,也经历了很多事情,很多想说的,但又不知道如何说起好——双子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烟海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但一份报纸该如何操作,又如何操作,很多时候不是一两句话、一两句理论就能做好的——每个版块的诞生无不需要很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心血,尤其专题,不仅要考虑到领导的意见,还要综合考虑到报纸的性质、面向的读者、以及自身工作人员能承受的压力……能面向社会固然是好,但如果本校的热点和焦点都没有抓起来的话,这份报纸的意义恐怕也就不大了,因为报纸的宗旨就是要先“立足校园”,再“面向社会的”……但我还是很支持目前报纸的操作思路的,因为每个负责人有每个人的想法,而且报纸也不能总是千篇一律,期期一成不变,那样,一直看的人就真的味同嚼蜡了……</p><p>另外,我想双子所言的压力,恐怕是有夸张的成分吧?如果真如双子所言,那就是我们的可悲了……</p></div><p><font color=\"#ff0000\" size=\"4\">我也在考虑《龙江青年》是否应该也多一点社会热点的专题评论。</font></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r.Vincent 发表于 2006-4-29 07: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紫霞云儿</i>在2006-4-28 21:50:11的发言:</b><br/><p>呵呵,我还是希望,报纸啊,杂志的...</p><p>有我们同志们更多的声音.....</p><p>好象上面的人说过...这些东西一般领导都会过目一下...</p><p>如果我们的声音发了出来...</p><p>他们看到了....</p><p>然后再......</p><p>总之点点点......</p><p>呵呵....</p></div><p></p><p><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4\">《龙江青年》的征稿启事中有“声音”这一栏目的征稿信息,可以针对我院焦点事件、现象,进行大胆、新潮评述。</font></font></p><p><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4\">详情请看:</font><a href=\"http://bbs.zzsy.com/dispbbs.asp?boardID=35&amp;ID=19142&amp;page=1\"><font size=\"4\">http://bbs.zzsy.com/dispbbs.asp?boardID=35&amp;ID=19142&amp;page=1</font></a></font></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梦游人间 发表于 2006-4-29 19: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都是LZ  看都 不看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夏洛特的眼睛 发表于 2006-4-29 20: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大家的看法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双子群礁 发表于 2006-4-29 20: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font> </p><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烟海茫茫</i>在2006-4-28 14:15:11的发言:</b><br/><p><font color=\"#ff0000\" size=\"4\">有一点需要清楚,做社会新闻的热点是学工报一向的风格,并不是现在才变的,而是学工报在04、05年绕了个圈又回到从前的风格。俺呆学通那么久,很清楚。</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正是因为做社会热点,学工报陷入与学校师生生活相脱节的状况,在04、05年学工报尝试将目光转回校内,做过的关于“校园丢车——你我心中永远的痛”、英语四六级改革等专题报道,使报纸一时之间广受赞誉。校园刊物立足于校园,宣传校园新闻、热点是校园刊物的基本职责,这不是鼠目寸光,正因为校园里的事情、人物大家都不了解、不清楚,才有办校园刊物的必要。如果要大气,何必拘泥于中国,我们可以再大一些,还可以去报道世界热点,岂不是更好?</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本人认为洪占辉等话题已经被社会媒体炒得焦透了,学生刊物没必要跟社会媒体抢这个话题,大家尽可以从网络上、报纸上、电视上看,而且学生刊物做这样的话题其实很容易,因为是社会热点,资料很容易找,跳过了采访这一步,省时省力。不像校园热点,需要一步一步采访、整理、撰稿得来的。所以做社会热点,大气是大气了点,但我斗胆说一句,其实是种偷懒的办法。</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像“感动中国”这样的话题,我们师院有类似的活动——“青松人物评选”,据说学工报不愿意为这个活动作报道。我认为做青松人物的专题要比洪占辉的专题要好。</font></p><br/></div><p><font color=\"#0033ff\" size=\"4\">“做过的关于“校园丢车——你我心中永远的痛”、英语四六级改革等专题报道,使报纸一时之间广受赞誉。”老大,你说的这些的确很有可读性,不过是不是每期都可以有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呢?大部分不还是这赛那赛,这会那会,这活动那活动吗?占了很大版面的那些东西有意思吗? </font></p><p><font color=\"#0033ff\" size=\"4\">做一份刊物最重要的是不是首先考虑读者是否需要呢?在现在,“审查”制度严格的时候,各种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如果不能做到每期都有像你说的那些对大家都有用的信息,不是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吗?不是可以从外面挖掘一些大学生们关注的东西吗?为什么学院内部刊物都会被拿去塞门缝垫桌脚卖废纸啊?师院里没有条件看电视,连个像样的报亭都没有,完全是闭塞的,和外界隔绝的,自觉一点的同学会自发去浏览网络或者订报纸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那些没有这种意识的同学就成了“闭目塞听”的人,这还能称之为合格的大学生吗?如果我们可以用我们刊物的一部分作为外面新鲜事件的中转站,就不用担心不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font></p><p><font color=\"#0033ff\" size=\"4\">压力是一定的,ZJ说我夸张了,我可是一点都没有。《学工》的尝试刚刚开始就被相关老师和我们隔壁办公室的领导者批评,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就像刚刚要跨出脚步试探一下水深就被一根棒子威胁着要打回去,学通以前的宗旨里不是有“放眼社会”这一条吗?到底怎么体现的呢? </font></p><p><font color=\"#0033ff\" size=\"4\">如果可以做国际新闻那更好啊,不信我们可以做个投票,看读者们喜欢看师院的新闻还是国际新闻。 </font></p><p><font color=\"#0033ff\" size=\"4\">《学工信息报》和《龙江青年》现在都是月刊,师院哪里有那么多新闻可以报道?而且两份刊物的内容又要避免重复,能写得就更少了,当没有可写的时候,我们生硬拼凑上去的东西能保证都有价值吗? </font></p><p><font color=\"#0033ff\" size=\"4\">我不是赞成师院的刊物都做成新闻性的刊物,至少,内外要兼顾吧。 </font></p><p><font color=\"#0033ff\" size=\"4\">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font></p><br/>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双子群礁 发表于 2006-4-29 2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天涯浪子88</i>在2006-4-28 21:19:49的发言:</b><br/><p>自己一路从学工走了来,看了很多事情,也经历了很多事情,很多想说的,但又不知道如何说起好——双子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烟海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但一份报纸该如何操作,又如何操作,很多时候不是一两句话、一两句理论就能做好的——每个版块的诞生无不需要很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心血,尤其专题,不仅要考虑到领导的意见,还要综合考虑到报纸的性质、面向的读者、以及自身工作人员能承受的压力……能面向社会固然是好,但如果本校的热点和焦点都没有抓起来的话,这份报纸的意义恐怕也就不大了,因为报纸的宗旨就是要先“立足校园”,再“面向社会的”……但我还是很支持目前报纸的操作思路的,因为每个负责人有每个人的想法,而且报纸也不能总是千篇一律,期期一成不变,那样,一直看的人就真的味同嚼蜡了……</p><p>另外,我想双子所言的压力,恐怕是有夸张的成分吧?如果真如双子所言,那就是我们的可悲了……</p></div><p></p>你的话是很中肯的,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尝试着去解决问题,不是吗?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r.Vincent 发表于 2006-4-29 2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font size=\"4\"><b>以下是引用<i>双子群礁</i>在2006-4-29 12:50:41的发言:</b><br/></font><div class=\"quote\"><font size=\"4\"><b>以下是引用<i>烟海茫茫</i>在2006-4-28 14:15:11的发言:</b><br/></font><p><font color=\"#ff0000\" size=\"4\">有一点需要清楚,做社会新闻的热点是学工报一向的风格,并不是现在才变的,而是学工报在04、05年绕了个圈又回到从前的风格。俺呆学通那么久,很清楚。</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正是因为做社会热点,学工报陷入与学校师生生活相脱节的状况,在04、05年学工报尝试将目光转回校内,做过的关于“校园丢车——你我心中永远的痛”、英语四六级改革等专题报道,使报纸一时之间广受赞誉。校园刊物立足于校园,宣传校园新闻、热点是校园刊物的基本职责,这不是鼠目寸光,正因为校园里的事情、人物大家都不了解、不清楚,才有办校园刊物的必要。如果要大气,何必拘泥于中国,我们可以再大一些,还可以去报道世界热点,岂不是更好?</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本人认为洪占辉等话题已经被社会媒体炒得焦透了,学生刊物没必要跟社会媒体抢这个话题,大家尽可以从网络上、报纸上、电视上看,而且学生刊物做这样的话题其实很容易,因为是社会热点,资料很容易找,跳过了采访这一步,省时省力。不像校园热点,需要一步一步采访、整理、撰稿得来的。所以做社会热点,大气是大气了点,但我斗胆说一句,其实是种偷懒的办法。</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像“感动中国”这样的话题,我们师院有类似的活动——“青松人物评选”,据说学工报不愿意为这个活动作报道。我认为做青松人物的专题要比洪占辉的专题要好。</font></p><br/></div><p><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做过的关于“校园丢车——你我心中永远的痛”、英语四六级改革等专题报道,使报纸一时之间广受赞誉。”<font color=\"#1111ee\">老大,你说的这些的确很有可读性,不过是不是每期都可以有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呢?大部分不还是这赛那赛,这会那会,这活动那活动吗?占了很大版面的那些东西有意思吗?</font></font>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做一份刊物最重要的是不是首先考虑读者是否需要呢?在现在,“审查”制度严格的时候,各种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如果不能做到每期都有像你说的那些对大家都有用的信息,不是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吗?不是可以从外面挖掘一些大学生们关注的东西吗?为什么学院内部刊物都会被拿去塞门缝垫桌脚卖废纸啊?师院里没有条件看电视,连个像样的报亭都没有,完全是闭塞的,和外界隔绝的,自觉一点的同学会自发去浏览网络或者订报纸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那些没有这种意识的同学就成了“闭目塞听”的人,这还能称之为合格的大学生吗?如果我们可以用我们刊物的一部分作为外面新鲜事件的中转站,就不用担心不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font>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压力是一定的,ZJ说我夸张了,我可是一点都没有。《学工》的尝试刚刚开始就被相关老师和我们隔壁办公室的领导者批评,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就像刚刚要跨出脚步试探一下水深就被一根棒子威胁着要打回去,学通以前的宗旨里不是有“放眼社会”这一条吗?到底怎么体现的呢?</font>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如果可以做国际新闻那更好啊,不信我们可以做个投票,看读者们喜欢看师院的新闻还是国际新闻。</font>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学工信息报》和《龙江青年》现在都是月刊,师院哪里有那么多新闻可以报道?而且两份刊物的内容又要避免重复,能写得就更少了,当没有可写的时候,我们生硬拼凑上去的东西能保证都有价值吗?</font>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我不是赞成师院的刊物都做成新闻性的刊物,至少,内外要兼顾吧。</font> </font></p><p><font color=\"#1111ee\" size=\"4\">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font></p></div><p><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做过的关于“校园丢车——你我心中永远的痛”、英语四六级改革等专题报道,使报纸一时之间广受赞誉。”</font><font color=\"#1111ee\">老大,你说的这些的确很有可读性,不过是不是每期都可以有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呢?大部分不还是这赛那赛,这会那会,这活动那活动吗?占了很大版面的那些东西有意思吗?</font>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可读性的专题的确可以做到每期都会有,因为生活在继续,在这个两万多人的土地上,新的问题会每天不断涌现,比如申硕、比如打包、比如达理图书阅览室的开放、比如各种考研、考公务员成功的案例,都是同学们关心的信息。我不担心师院的信息量不够,我所担心的在于当事情发生时我们的效率还不足以及时报道这些事情。比如说禁止打包的事件一出,采访、写稿只花了2天时间,然而排版、校稿再到印刷、发行,半个多月过去了,热度褪去,新闻已经变旧闻了。</font>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这赛那赛,这会那会,这活动那活动占的版面是很多,占了很大版面的这些东西其意义在于,展现主办这份刊物的单位所做出的事迹、成绩、成就,这是主办单位办刊的出发点。另外对于师院本身来说,是记录其历史,留给后人查询参考的资料,比如社团二十周年庆典,要查询社团二十周年的历程,就必须来找学工报拿存档报纸查询。</font> </font></p><p><font color=\"#1111ee\" size=\"4\">做一份刊物最重要的是不是首先考虑读者是否需要呢?在现在,“审查”制度严格的时候,各种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如果不能做到每期都有像你说的那些对大家都有用的信息,不是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吗?不是可以从外面挖掘一些大学生们关注的东西吗?为什么学院内部刊物都会被拿去塞门缝垫桌脚卖废纸啊?师院里没有条件看电视,连个像样的报亭都没有,完全是闭塞的,和外界隔绝的,自觉一点的同学会自发去浏览网络或者订报纸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那些没有这种意识的同学就成了“闭目塞听”的人,这还能称之为合格的大学生吗?如果我们可以用我们刊物的一部分作为外面新鲜事件的中转站,就不用担心不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这个做校园刊物的人也不会没有考虑的,我也在考虑中。比如团讯可以关注两会的热点问题,关心真正的国家大事 。</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压力是一定的,ZJ说我夸张了,我可是一点都没有。《学工》的尝试刚刚开始就被相关老师和我们隔壁办公室的领导者批评,这难道不是事实吗?就像刚刚要跨出脚步试探一下水深就被一根棒子威胁着要打回去,学通以前的宗旨里不是有“放眼社会”这一条吗?到底怎么体现的呢?</font> </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楼主确实夸张了点,做社会热点怎么可能被批评?学工从前都是这么做过来的,不存在试不试的问题。可能只是领导者对某个具体的话题不理解、不满意而已,据我的臆测,可能是踩猫这个话题不让领导接受,如果是我,我也不大满意这个话题,这是网络上恶性炒作出来的,跟“两会”那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话题比,我不会去选择踩猫事件作话题。</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如果可以做国际新闻那更好啊,不信我们可以做个投票,看读者们喜欢看师院的新闻还是国际新闻。</font> </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投票的结果估计是这样的:“在报道师院新闻的基础上适当插一些国际新闻。”我们可以试试。</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学工信息报》和《龙江青年》现在都是月刊,师院哪里有那么多新闻可以报道?而且两份刊物的内容又要避免重复,能写得就更少了,当没有可写的时候,我们生硬拼凑上去的东西能保证都有价值吗?</font> </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恰恰新闻太多,第三期《龙江青年》预计做10页团讯竟做出了19页。第三期内容太多,排版排不下,删掉了好多文章,可见在稿源上已经很充分了,不用生硬拼凑。学工与龙江青年有相当部分重复的内容,有一些还是不重复的,比如勤工、就业、奖学等属于学生处的消息,主要由学工来报道。对于重复性的东西,我也不理解,但还是要做,要做的话,至少做到文字不会跟学工一模一样。</font></p><p><font size=\"4\"><font color=\"#1111ee\">我不是赞成师院的刊物都做成新闻性的刊物,至少,内外要兼顾吧。</font> </font></p><p><font color=\"#1111ee\" size=\"4\">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这句话比较公允。</font></p><br/>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涯浪子88 发表于 2006-4-29 21: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想说的 烟海都帮我说了 <p>这里就只针对这一段说说我的看法“</p><p><font color=\"#1111ee\" size=\"4\">做一份刊物最重要的是不是首先考虑读者是否需要呢?在现在,“审查”制度严格的时候,各种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如果不能做到每期都有像你说的那些对大家都有用的信息,不是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吗?不是可以从外面挖掘一些大学生们关注的东西吗?为什么学院内部刊物都会被拿去塞门缝垫桌脚卖废纸啊?师院里没有条件看电视,连个像样的报亭都没有,完全是闭塞的,和外界隔绝的,自觉一点的同学会自发去浏览网络或者订报纸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那些没有这种意识的同学就成了“闭目塞听”的人,这还能称之为合格的大学生吗?如果我们可以用我们刊物的一部分作为外面新鲜事件的中转站,就不用担心不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font> ”</p><p>造成目前我们报纸没有多少人看其实是我们学校整体的学风甚至也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制度造成的</p><p>以我们学校为例,目前比较关心学校的发展及发生在学校的大事的人确实是寥寥无几,有的也大多是学校或系里面的学生组织里面的成员以及论坛里面常常灌水的那么些人;除了中文、政法等系的人和一些为数不多的文学新闻爱好者之外看报纸的人我想也不多,即使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也宁愿从网上了解信息,而不愿意受传统报纸这样或那样的约束……</p><p>所以,楼主想靠报纸就能改变目前高校学生不关心社会的弊病,恐怕很难吧?</p><p>如果是我,要想了解社会重点、焦点,我宁愿拿张参考消息、环球时报、南方周末、中国财经观察或者点击中国新闻、新浪、搜狐、天涯……</p><p>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紧紧抓住喜欢看报纸且关心学校发展的人群就足够了,如果目标放的太大,没有针对性,我想效果可能更适得其反……</p><br/>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涯浪子88 发表于 2006-4-29 21: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中肯 帮你顶了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龙江曦月 ( 闽ICP备05009150号-1 )闽公安网备35060202000316

GMT+8, 2025-11-22 17:13 , Processed in 0.05044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