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iry</i>在2006-6-23 12:09:30的发言:</b><br/><p>低保对象领了社会的救济,他们可以养宠物狗吗?</p><p>这是个问题引起了社会的一阵讨论!</p><p>那么补助与奖学金的领取者可以去高消费的场所吗?人际关系需要他们的加入,因为这是当代的社会.</p><p>钱是他们的,他们爱怎么花就怎么花!难道我口袋里的钱还要你规定我该花在什么地方吗?</p><p>我非常,极度的讨厌那种动物-------打小报告</p><p>如果你是我的朋友,就应该当面指出我的错误,实在不应该让你的朋友或同学拿不到应属于他们的补助或奖学金。</p><p>所以我请问高消费的贫困生有没有资格领取学校的钱,有没有资格请求社会对他们的帮助。</p><p></p></div><p> 这个贴子访问过好几次了,每次都想回点什么,可一直都不知道如何说是好!</p><p> 我个人认为:鉴于目前我们学校(甚至我们整个中国高校)对奖学金和补助的发放都没有一个很合理的评审程序及评审标准,也没得到有效的监督,整个过程存在太多的辅导员、书记等领导的个人爱好等个人意志,极具“机动性”、“任意性”和“官僚性”……这种情况目前对于我们来说仍是无能为力,但做为学生,做为个人,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凭自己有一定的“舆论监督”和“自律抗衡”来监督和完善这一机制的。</p><p> 例如(现假设一个领了补助和奖学金,或只领补助,或只领奖学金的你和一个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但没有奖学金和补助靠家人的含辛茹苦仍然可以坚持,从没领过补助和奖学金,在校表现普通的“监督”和“自律”的我们--注意:这在一个学校里面绝对占了大部分,我们国家富裕的人比例并不高,同样,在学校各种表现很好的人的比例也不高):</p><p> 如果你领了补助和(或)奖学金,当然我们承认你领到奖学金有一部分原因是靠自己努力考试(注意,是努力考试,不一定是努力学习的结果)得来的,</p><p> 如果你两三个月去一次、甚至一个学期、一年去一次豪客来(打个比方,只是泛指类似的高消费场所),从没拿到过补助和奖学金的我对你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异议;</p><p> 如果你平均一个月去一次,或者更多,那么,我就有权利批评你,也有权利抗议学校补助和奖学金发放的不公平;</p><p> 并且,对第一种情况,如果你拿奖学金和补助,家里面确实困难,学习成绩也确实好,那么我们都服气,对你更是钦佩万分;</p><p> 但如果你家里条件并不差,或者说班上家庭情况比你差,表现更你差不多的同学没领到补助或奖学金,那么我就觉得应该为你感到羞耻;</p><p> 对于第二种情况,如果你家里面很困难,父母赚钱非常艰辛,那么我不但觉得你这人既爱虚荣也很没良心,对你不但感到羞耻还夹杂着鄙视;</p><p> 如果你家里面情况还不错,那么我就会说你这人实在自私,没有任何同情心,我相信你这样在班上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友谊和感情存在!</p><p></p><p></p> 另外从我个人经历来说,我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我大一的时候有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可申请书交上去后就石沉大海了,有时候真不知道哪些人怎么回事,在我们家乡,在学校申请助学贷款是很容易的事情,来漳州师院却发现难如上青天,我觉得这应该主要是领导的个人思想问题,因为助学贷款国家是三令五申地强调和支持的),可我从来没有去申请过补助(当然我也从没拿过奖学金,虽然凭我自认为我的个人履历我比我班上的大部分拿奖学金的更有资格),因为我确确实实看到我班上有更多人比我更需要学校的补助(虽然仍然有有些明明极需要学校补助的没法得到学校的补助或者远远比比那些不怎么需要的人少),所以我不想跟他们争,因为我觉得如果我拿了那一份钱我会心理很不安!但,家里父母辛苦确实是存在的,没办法,我便自己想法子减轻家里的负担--通过节省和勤工俭学--虽然很辛苦,可拿到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跟学校普通补助差不多的“工资”,心理觉得特别舒服和踏实。在这里,我也希望有更多人能通过“自律”和“监督”规范学校的奖学金和补助发放措施--毕竟,我们目前的制度和方法存在太多的问题了!虽然我们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仍可以让一个甚至更多的同学得到关爱和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