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查看: 2738|回复: 12

十大"双峰"乳此美丽

[复制链接]
czf318 发表于 2006-7-14 04: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闽南师范大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br/><span style="FONT-SIZE: 15px;"><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04983591.jpg" border="0" alt=""/><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10299441.jpg" border="0" alt=""/><br/>天下奇观——双乳峰 被旅行学家称为“天下奇观”、被地质学家称为“地质绝品”的双乳峰,离县城12公里,处于贞丰——贵阳的公路干线上。占地40公顷,海拔1265.8米,相对高度261.8 多米,酷似一对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风韵圆润的双乳。更为出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双乳形状。如,从观峰台的角度看,是20来岁年龄的双乳峰,换500米角度观看是40来岁年龄的双乳峰,再换500米角度观看是60岁年龄的双乳峰,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双乳峰下有连绵的肥田沃土,有呈玉带状的三岔河水浇灌,养育了这一方的百姓,繁衍了这一方的后代,使双乳峰下的布依风情更具有神秘色彩。“养精养气养天地,哺云哺雾哺日月”,这幅双乳峰下的名联,成为南来北往的游人最深的记忆。 <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13467423.jpg" border="0" alt=""/><br/>西藏阿里地区的雅丹双乳峰 <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14849760.jpg" border="0" alt=""/><br/>武则天乾陵的“双乳峰” <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15999104.jpg" border="0" alt=""/><br/>广西上林双乳峰 <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32991096.jpg" border="0" alt=""/><br/>大泽山西麓的“岳石文化遗址”留下了3600多年前夏至早商时期人类活动的足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城和西汉胶东王都即墨,即在今平度境内。其双乳峰惟妙惟肖,惹人联想。 <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35020798.jpg" border="0" alt=""/><br/>武夷山双乳峰,又名鼓子峰、并莲峰,是八曲的最高峰。双乳峰下有唐人王子钦创建的石鼓道院遗址。半壁的乱穴中,遗有“虹桥板”的残片。峰的两面岩峰上,有一岩洞,可容下数十人,相传为吴道人修炼处,洞右小 穴里不存放有关道人的遗蜕,故洞名为“吴公洞”。双乳峰集玉莲之秀、丰乳之美、仙鼓之灵、古洞之奇于一身,是武夷景区待字闰中的一处景胜。 <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42041420.jpg" border="0" alt=""/><br/>另一个角度看贞丰双乳峰 <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43928649.jpg" border="0" alt=""/><br/>泾水河畔的双乳峰 <br/><img src="http://news.alife.com.cn/images/temp/2006699545425814.jpg" border="0" alt=""/><br/>安徽天柱山双乳峰<br/><br/><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4">哈哈,奇观啊!收藏之!嘿嘿---东辅</font></font><br/></span>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琳子 发表于 2006-7-15 02: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龙岩冠豸山的“生命之根”也很有特色耶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涯の风 发表于 2006-7-25 02: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也有一座山,也叫这个名字~~~~~很形象的哦。。。。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yc0214 发表于 2006-7-26 0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怀疑这种山是不是人工的。。。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r.Vincent 发表于 2006-7-26 03: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琳子</i>在2006-7-14 18:49:35的发言:</b><br/>我觉得龙岩冠豸山的“生命之根”也很有特色耶</div><p></p><p><font color=\"#ff0000\" size=\"4\">是连城的。偶都去腻了,闭着眼睛都能走。除了生命之根,还有个生命之门。</font></p><p></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ongvieri 发表于 2006-7-26 05: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宁有一个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更绝的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yc0214 发表于 2006-7-26 06: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p>“根”、“门”</p><p></p><p>中文的就是不一样。。</p><p>既有韵味又有对称。。。</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r.Vincent 发表于 2006-7-26 21: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ff0000\" size=\"4\">偶们的琳子同学立即从双乳峰联想到生命之根,也是很绝滴.有没有人整理一下各地的生命之根给偶们的琳子同学欣赏一下?</font></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落雨飘花 发表于 2006-7-30 06: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琳子</i>在2006-7-14 18:49:35的发言:</b><br/>我觉得龙岩冠豸山的“生命之根”也很有特色耶</div><p></p>发张图上来~~~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r.Vincent 发表于 2006-7-30 07: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落雨飘花</i>在2006-7-29 22:51:39的发言:</b><br/><p></p>发张图上来~~~</div><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width=\"100%\"><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class=\"px16\" align=\"center\"><strong>冠豸山:生命之根与生命之门</strong></td></tr><tr><td class=\"px14\" valign=\"bottom\" align=\"center\" height=\"25\"></td></tr></tbody></table></td></tr><tr><td width=\"100%\"><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width=\"64%\"></td><td width=\"36%\"></td></tr></tbody></table><b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content\"><p>    如今,我们越来越不相信自己的眼光,而更相信动物的感觉了。凡是鸟兽愿意呆的地方必定山清水秀,氧离子充足。冠豸山位于闽西山区,绿翅鸭千里迢迢跑到石门湖上过冬,甚至过完了冬还不走,对一个地方生态的最高褒赏莫过于此了。</p><p><img alt=\"\" hspace=\"5\" src=\"http://www.huaxia.com/uniwaysimages/200404/131314441.jpg\" align=\"right\" vspace=\"5\" border=\"0\"/>    正是深秋时节,冠豸山上不受季节影响的常绿乔木郁葱得有点多情。石门湖的岑寂从如镜的湖光中显露出来,清幽的湖水,悠闲的山岚,还有因今年干旱而露出的红土地,都静静的,仿佛在听野鸭们做报告。闽西历来有“红土地”之称,以前我以为那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另类叫法,如今看来倒名副其实。那些密密匝匝、挺拔俊立的杉林居然在红土地上也生机盎然,说明红土地比黄土地要肥沃许多。只有游艇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犁出了长长的蔚蓝色的波痕。在这样的秋天,心的平静太容易被敲碎。</p><p>    游艇拐过一个山岬时,忽然慢了下来。导游说,你们即将看到的是个自然奇观,它像什么,请你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吧。呵呵,山的缝隙间有圆洞,洞的边缘有草,成年人看都明白,那是女人最不愿意示人的隐秘地带。然而,这块女阴石从被发现的那天起,就没有一日停止过羞涩,因为好色男女太多了呀。</p><p>    上次我来石门湖时,压根儿没听过这个景。据说,前两年一位画家慧眼独具地发现了它,并给它取了颇有诗意的名字:“生命之门”。当然,如果要取“激情之门”,估计也没多少人反对。前者注重生育功能,显得传统些:后者注重娱乐功能,略显现代些。</p><p>    石门湖天生就美,有绿翅鸭后就很生动了,如今又发现了女阴石,真是锦上添花,而且这些花有点妖冶。爱编故事的人有事干了,他们可以将冠豸山上的“生命之根”与“生命之门”牵扯在一起,弄出点山脉的风流史来。</p><p><img alt=\"\" hspace=\"5\" src=\"http://www.huaxia.com/uniwaysimages/200404/131314462.jpg\" align=\"left\" vspace=\"5\" border=\"0\"/>    冠豸山不高,从山脚到峰颠大约200多米,以我的体力,约莫一个钟头就可以将其踩在脚下。游人与登山运动员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喜欢多走弯路,一是不累,二是可以看更多的景点。游过石门湖,从香兰亭上岸,经流泉有声的三叠潭、二百多米长的桄榔幽谷,旅程轻松惬意得有点像郊野踏青。只有一段陡峭的“鲤鱼背”让人要费吃奶的力气。好在上来,就到了长寿亭,这里是欣赏冠豸山美景的最佳地点。“生命之根”在眼前的幽谷中挺立着,高60多米的孤独石柱,在偌大的翠绿山谷中,怎么看都很醒目,它的生命活力更因丹霞地貌的色彩得以彰显。</p><p>    在没有发现“生命之门”前,就有好事者将与“生命之根”遥遥相望的山峰叫做五姐妹石,这座山峰惟一的特征是有五条裂隙,这完全属于没有浪漫史硬要编出离奇故事来的生拉硬扯。自从有了“生命之门”后,五姐妹石就没什么人再提了。水的柔美温顺与山的雄伟俊俏,本来就有阴阳的联想。更何况这一石一洞的名称形象得不需导游词,让所有的解释都成了唠叨。</p><p>    从长寿亭极目远眺,望得见竹安寨,那是冠豸山的另一处景点。看得再远点,就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在薄雾中如梦如幻。继续在峰顶攀登时,游人会路过好几个书院遗址。据记载,古代冠豸山有很多书院,林则徐、纪晓岚都曾经来这儿游历过,并留下墨宝。以这些人的智慧,不可能面对“生命之根”、“生命之门”没有任何的想象。可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与性有关的一切都羞于变成文字,更别说弄成摩崖石刻了。他们犯不着一时手痒题了字,去换取后来者的口诛笔伐。到了现代社会,性文化明显有泛滥之势,不仅可说可做,而且可以无中生有,将许多与性文化不沾边的东西都往上靠,比如有人将清蒸鳊鱼叫做“玉女横陈”,照这样的想象力,世上简直没有什么不能与性文化挂上钩的了。</p><p>    在闽西山区,生殖崇拜一直是客家人的传统。离冠豸山不远的上杭等地有“摸子石”、“吉祥哥”等供不孕妇女抚摸并祈求生育的实物。冠豸山的“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之所以没有成为闽西人的生殖崇拜之地,是因为它们都很孤傲。“生命之根”在幽深难行的山谷里,除了采药人,估计没几人贴近过它;“生命之门”在水中央,也让常人难以亲近。从这一点上说,它们与在冠豸山隐居的古代文人倒有相通之处。冠豸山的“五贤书院”有一副楹联:“渡大海而来,舟车所至,耳目所经,到此林泉,殊觉标新领异;登东山之上,风月为朋,烟霞为友,入斯佳境,俨然脱俗超凡。”这样的句子,你不能说它不好,说不好,只能证明你是俗人:说它好,又心有不甘,因为哪片灵山秀水能套上这样的赞美?</p><p>    冠豸山的幸运在于亦雅亦俗,雅的是有书院遗迹、摩崖石刻:俗的是有“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联想。这样的景点该列为你一生中必游的胜地。(旅游天地)</p></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p>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龙江曦月 ( 闽ICP备05009150号-1 )闽公安网备35060202000316

GMT+8, 2025-5-19 10:56 , Processed in 0.06244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