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闽南师范大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
梦里,我们会笑;梦里,我们会哭;梦里,我们会感动;但是醒来,会发现梦里的事情有点模糊,开心和悲伤都淡淡隐去;而我的这个梦,我会永远的铭记…… ——题记
梦的开始
漳州师院,当我懵懂的进入大学时代的时候,我压根没有想过我会跟戏剧有任何的瓜葛,不想到我现在能在这样的集体之中,芗涛,一个让我圆梦的地方。
大一刚进来,凭着自己的一点绘画功底,进入了学通的广告部,画起自己心爱的海报,喜欢听别人说这海报漂亮,有点虚荣。芗涛,当时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印象,不知道是做什么,记得当初还是一个人帮我带进了芗涛。
“这小子不错,让他帮你吧”当败类把一个胖胖的家伙介绍给我的时候,我还纳闷,除了出海报,别人还会找我做什么
关小楠,00级芗涛剧社社长,当初排练《窗外有片红树林》的时候,我被叫去做舞美,当我忐忑不安的把我的设计方案拿给这位当时挺牛b的学长看的时候,他看完后的惊喜,曾经是我大学自信心提高的一个重要帮助。
后来,到云霄的演出,到一中的演出,和他们一帮子演员玩到了一起,当初感觉的陌生和有点敬畏,顿时烟消云散。定铭,一个跳街舞的boy,一次在三中主席台上的演出,让我感受到了芗涛人可敬。水泥的地板,还是那种不光滑的,剧情安排的一个动作要他扑倒在地上,看过排练,联排,正式表演,我们大都知道什么时候出戏,什么时候是观众会鼓掌的时候,什么时候是他们该笑的时候,一切都象之前的演出一样照旧。当我满怀着成功的喜悦又结束一次演出时,我发现,他的脚上有一片血肉模糊的伤口,血不止的流。后来,我才知道,演员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必须要百分百的投入,既是这个动作会让你把小腿的皮都檫破了……
当看到大四的演员们一边拿着考试材料在准备第二天的考试,一边在排练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学没有挤不出的时间,关键只是你的态度。这个道理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经常能连续工作20个小时的做一样自己决心要做的事情。从此我对这帮戏子们有了一份深深的敬佩
陈治,当初《红树林》时和我一起配合完成舞台监督的一个好朋友,好兄弟。他的坚持,他的认真,是我自认无法作到的,当我羡慕的看着他成为厦大戏剧学研究生时,我真的感觉有点惭愧……
当回绝了中央电视台的委陪合同,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向,并顺利成为了自己仰慕的导师的弟子时候起,陈治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图书馆里有他看不完的书,一门永远也研究不到头的学问。也许是别人离开了这个校园以后,就不会想再有太的瓜葛,想好好的做自己的学问,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而陈治不是,那次为了剧社到福州的演出,在福州调研的他,为了道具的问题,特意请了一天的假,满福州的跑,只为了买十双看似简单,但却难寻的草鞋。演出的那三天,陈治同样专程赶回学校,随着大部队一起奔赴福州,接下来的三天里,他的导师要找他,却找不到人;一般来说,经常是别人找不到他的易老师......
[6月2日更新:]
跟过了小楠他们的《红树林》剧组,突然有一天,看到了一个很慈祥的老头子,小楠对他非常尊敬,后来我才知道,这位是剧社的指导老师邱老师。他的慈祥和蔼让我有点吃惊,说实话,这么随和的老师真的少见,记得有一次小楠他们彩排,我忘了,自顾自的玩着游戏,大一进来没手机,后来还是学通的朋友到网吧找到了我。当我赶到排练场的时候,我一直担心会被邱老师“处置”,毕竟一大帮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在等着我。结果,邱老师淡淡的一笑:“没事,赶来了就好。”从此以后,剧社的事情,我再不会迟到,当你感觉到身后有着这样一个人,用期待,鼓励的眼神看着你成长的时候,你除了努力,你还能做什么?
从那以后,我也慢慢融入了剧社,开始一起享受着那份骄傲……
梦·感动
其实大二大三的我,更多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通社,也就是后来的青年宣传中心上,剧社倒是没什么事让我做的。到了大三院里面送老生,我在给邱老师敬酒,邱老师跟我提了一些他的想法,他想搞一部关于剧社的记录短片,当时我立马答应了。后来大四上的云霄之行,让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影音资料,也让我更加的体味到芗涛人的一份骄傲。
当时是到云霄二中,说不上很破,但是确实也不是很好,我们的演出地方就在一个矮矮的主席台上,前面就是操场。二中校方安排了除初三高三以外的所有年级的学生到场观看,我中午到,大家下车整顿了一下,吃了个便饭,然后就开始化装准备。下午二点多,操场上就坐满了人,也许是因为不用上课,下面的学生有点兴奋,整个操场沸沸扬扬的。第一个小品《高三进行时》刚开始的时候,观众们似乎也不够安分,毕竟还是中学生,有时候在芙蓉四楼表演,场下的大学生们都不安分,何况是中学生呢?但是小品开始了不到一分钟,全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静静的观看着演出,一阵阵笑声和掌声回荡在整个校园,也许是台下的观众的刺激,社友们的演出更加的卖力,也比排练的时候水平更高。接下了不管是喜剧还是情感剧,每每换来的是掌声笑声和真挚的泪水。记得当演出《对不起》这个小品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很多都哭了,甚至是坐在嘉宾席的老师,也流下了动情的眼泪,整个5个小品充分让这些很少能亲身经历小品话剧的中学生足足的过了把瘾。后来,我们才知道,当我们演完第一个小品的时候,那些不能来看的初三和高三的学生,偷偷的跑出来,后来老师只好也给他们也放了一下午的假……
后来回到了学校,大家收到了很多云霄二中学生的信,有一封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意外。原来那个时候我们的小品《对不起》中,17岁的主人公,7岁的时候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家出走,后来在派出所遇到了自己的母亲,从最早的不愿意相认到最后相认。这个小品当时的凡响非常的好,而当时的一个云霄二中的学生,虽然他没有离家出走,但是因为他父母离异,虽然他父亲经常会来看他,会去照顾他的生活,但是他已经有3年多没有叫过一声爸爸了,那天下午看完了我们的演出,感动之后的她,立刻来到了父亲的家里,说出了那声久久不曾说出的“爸爸”,父女两相拥而泣……
梦·荣耀
去完了云霄,接下了便迎来了剧社06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福建省首届校园戏剧节。其实在06年的年初全省的水仙花比赛中,我们就已经经过了全省水平比赛的考验,那次比赛,一共的37个奖项中,剧社为我们学校获得11个奖,而福师大只获得了4个。这次比赛参赛的学校更多,而且有了个强劲的对手——厦门大学。
6月6日更新:
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面对芗涛剧社成立23年以来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大家一点都不敢懈怠,为了本次比赛,我们准备了8个小品,其中有5个是原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由邱老师创作的话剧。特别是话剧《芗潮》,故事讲的是芗涛剧社的前身——芗潮剧社的故事,在70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芗潮剧社一样是在漳州这片土地上领导着福建的戏剧运动……排练,服装,道具,灯光,音效,还有其他的特效。大家都十分紧张的准备着,等待着一场大仗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把心思花在了《芗潮》这个话剧上。到这里了,我们也得说说芗潮了,芗涛剧社名字的由来还是有点故事的。时间回到一九三四年,当时在漳州,活跃着一只民间戏剧团队,他们上演的都是反日抗日题材的节目,如《战友》、《放下你的鞭子》、《再会吧,南洋》等,在民间产生了轰动效应,当时的许多热血青年都被感染而投身民族大义之中,但是当时处于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依然对这种活动是极力抵制的,在屡禁不止以后,他们想尽办法将芗潮剧社的主要领导暗杀、迫害。其中,柯联魁烈士就是在敌人的迫害下,英勇牺牲的。时间飞快的过去了五十年,当战火离我们远去,大家在和平的时代过着舒适的生活。一九八四年,也就是芗潮剧社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漳州召开了纪念芗潮剧社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漳州师范学院成立了芗涛剧社,并演出了柯联魁牺牲前交到战友手中的最后一个剧本《汉奸之家》,当时候彭冲委员长等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彭冲委员长,当年就是芗潮剧社的一员!在蕴涵着这么多的寓意,这么多情感在当中,这样一个话剧使得大家都用百分之两百的热情投入当中,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参赛作品,也是一次对过往英烈的祭奠……
终于,等来了那天的演出,那天的凌晨我还在赶做着晚上要播放的短片。晚上7点的演出,我到早上6点才把片子全部弄完,很累,但是很开心,我更喜欢这种累而充实的生活,而不是每天有规律的无聊着。一切顺利的完成了演出,大家却无比的兴奋,因为这个时候感觉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了,所有的芗涛人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整体,难以形容的愉悦,不知是谁起的调,大家一起唱起了芗潮剧社的社歌《舞台战线歌》“我们生在四十年代,我们献身戏剧舞台,我们立志变革世界,我们前进步伐展开……起来起来,举起我们的舞台,把戏剧的国防战线展开,舞台人联合起来!”
我们被自己感动,意外的是,我们也感动着别人。当时戏剧家协会的评委们,原本已经走到了门口,准备下楼梯,但是却被我们的歌声吸引了过来,他们又走会了剧场,听完了我们的大合唱以后,以最热烈的掌声,替我们谢下了那天晚上的幕。无论最后结果是如何,从那一刻起,芗涛剧社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自豪的芗涛人!
第二天,校园戏剧评委会在漳州师院召开了此次校园戏剧的论坛,福建省校园戏剧论坛,而在其他的地方只是座谈会……座间的言语,大家的感动,邱老师这几年的汗水,伴着大家真挚感动的泪水在一次感染了整个会场,这些国家一级导演、编剧们,再一次为这样一位专业而又不专业的老戏剧活动家致敬~`
一个多月过去,大家等待的结果出来了,最后总共评出了100个奖项,其中25个金奖,厦门大学获得了10个金奖,漳州师院8个;厦门大学总共得奖25个,漳州师院19个;厦门大学参赛单位:厦门大学南强剧社,厦门大学佳庚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漳州师院参赛单位:漳州师院芗涛剧社!
梦·长征
工作了以后,很庆幸自己还能继续着自己的戏剧梦,而我工作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准备剧社的迎新晚会,准备了五个小品,还有的就是一个话剧《有雷无雨》,那天晚上,永逊的话很让我感动。当时到场的还不算多,椅子都还没有坐满,估计也就来了300多人左右吧,但是预定的演出时间已经到了,这次的演员主要的都是以大二为主,毕竟还是缺乏经验,大家都有点紧张。就在这个时候,永逊拿过了话筒,深情的说了段话,其他内容我记不得了,但是我记得最后一句话:“社友们,就算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把戏演下去!”顿时,大家的士气马上被鼓动起来,互相的加油鼓励,让这些舞台经验相对比较少的娃娃们放松了许多。
偷车
当天晚上的几个小品,都达到了预计的效果,特别是《偷车》,可以说,这个本子是推敲磨练最久的一个本子,有过好几个版本,但是经过几次的排练已经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预料之内的,引爆了全场的笑点。当我们演完第一个小品以后,我们意外的发现,台下已经坐满了观众,很多没座位的观众已经把座位席包围了起来,看来,大学生的时间观比较慢吧,或者他们只是被我们吸引过来的经过的路人……
忙完了迎新晚会,接着又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福建省高校纪念长征大型文艺晚会,那次是团委的领导到福州开的会,会上,各个学校都花招百出,厦大的芭蕾,福师大声乐专业的合唱,可以说很多都具有很高的水平,而组委会说到漳州师院,直接就说“你们出一个小品吧,你们这方面搞的不错啊”。福州;全省所有知名高校;17个节目;唯一的语言类节目;漳州师院……
以下是那个时候我写的小日记:
10月19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16:15
来到组委会安排的酒店,大家坐了4个小时的车,累,不过三星级对于住学生宿舍的人来说是种享受啊,晚上休整好,吃完饭,大家把节目又过了一遍,问题发现了些,但影响不大
房间里有数字电视,还可以点播电影看,可惜都旧了点,跑到隔壁和别人一起看起了周星星的老片`````
10月20日 星期五 天气晴
11:30来到省体育馆,台好大```估计是师院四楼那台的四倍宽````舞台美术做的很漂亮.
全景
在台上的是龙岩学院的舞蹈和福建经贸干校的歌舞,感觉挺一般,师院水平,没来之前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不过一边的厦大的芭蕾舞在压腿,一看就很专业,没办法,人家学的就是这个
轮到我们走台了,sun``前面的太拖拉,本来我们有30分钟的时间去走,结果快中午了,走了一遍,刚十分钟,还想在熟悉一下,结果导演说了"很好,很好,谢谢红军战士门"不知道是真心的,还是肚子饿了16:30下午联排,大家都上了服装,结果到了体育场大门不让进,结果福师大的也来了,他们是283人的大合唱,我们惊叹他们的人数,他们则不知道是以缅怀红军战士的眼光还是看怪物的眼光看着我们,还好我不用穿服装,但是一想到我们是从写着漳州师范学院的大车下来的,突然大家都有种自豪感,毕竟从行头来说我们可比他们专业.
分粮食
联排结束,一切正常,大家都在一个场地里面演出,厦大的芭蕾,集美由武术专业的学生表演的舞蹈(动作和编排真的很有水平````)都迎来了旁边其他学校的掌声,(大家都懂得欣赏),到了我们出场了,经过国家一级导演几天的点拨,加上大家的努力,演出效果意外的好,掌声自然是手到擒来,感觉身边的人看的眼光都不一样,记得那个音响师跟他拿微麦的时候,早上和现在的表情明显不一样`````
19:30晚上是正式彩排,电视台的机子都来了,之前让我看到了壮观的一个场面:
彩排前,导演让全场开始拉歌,警官学院,儿童发展学院,闽江学院,医科这些福州的高校开始了上万人的拉歌,很整齐,一看就有事先练习过,但是那声音跟导演从麦克风出来的声音可不向上下啊```
集美的<飞夺卢定桥>完了就是我们的小品<向后站>,在看台上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的几个老师都在看,其中李又子老师(文化界很有名,人艺副院长)也很关注,因为这是整场演出中唯一的语言类节目,这可是他们的老本行啊`````
又是有惊无险的完成
22:00最后领导和导演点评```
导演:"小品演的很好,很投入,就是节奏再快点,(因为给我们时间是10分钟,我们多了一分钟)"
教育厅副厅长:"很好,很感人,我看比我们上次看到的那个还要好,我看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ps:在上台前,舞台监督跟我们说,这次来的领导刚到龙岩,也看了我们这个小品,只是演员不同,是专业的,这个小品很好,希望我们要演好,演的感人`````
出乎预料的好评,大家很辛苦,但是很开心的度过了一天
定型
10月21日 星期六 晴
19:00
正式演出,一切都正常,但是那道具突然出了问题,炉子倒了,这可是重要的道具 啊`````还好演员们及时的补救回来,继续投入的演出
演出结束,我遇到导演,我向他道歉,导演反而安慰我:"没事,只是小失误而已,演员还是很投入很到位的"
后来我才知道,在看我们演出的过程中,导演有两次从自己的位子上站起来为我们鼓掌```
三天就是这样,回来以后一直想写写,但是没时间,其实虽然我们学校名气不是很大,但是这次的演出真的让我们一行16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演出完,我们开开心心的踏上写有漳州师范学院的大车,那晚,大家睡的很死````````
红军合影
梦中雷雨
雷雨全家福
《雷雨》,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梦想;对于有的人来说是种境界;而对于芗涛人来说,它有点象个梦。《雷雨》堪称中国话剧之颠,数十年以来无数的舞台工作者不断的演绎着它,你很难说出他的毛病,不是他的完美,而是因为他的神圣……
以06年省赛的获奖演员为班底,想最后在师院再火一次,大家拼了,每天中午的12点到2点,每天晚上的7点到10点,满满的5个钟头,多少辛劳是说不出的。也许会觉得一天也才5个小时啊,但是你要知道,四个大四的老生需要找工作,毕业论文,毕业实验等等……
我们看的是北京人艺版的《雷雨》,作为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模仿,大家看了下来至少有数十遍,一句台词,一个动作,我们都能从中得到很多的启发,濮存昕他们用了整整的四个多月的时间才把雷雨给排出来,对于我们来说,压力太大了,满打满算从剧组成立到正式演出只有四十多天!
其实东梅原本是演四凤的,后来演鲁妈的晶晶突然接到厦门理工要他提前去实习的电话,没办法,她不情愿的离开了剧组;接下来,有换了几个鲁妈,但是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退出剧组。一度,永逊的神经曾经被刺激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排戏是一个大脑力劳动,每次下来都会很累,而可能你的戏份只是坐在那里说台词,五一的最后几天,无奈之下,东梅去演鲁妈,而找了来荔荔去演四凤,才算正式开始了排练,因为八个角色基本上每个人之间都有台词,换一个就要换很多戏……
排练的艰辛自然不用说,但是大家还是忙里抽闲的去了趟泉州,好好的放松了一下。今天代表漳州师院的芗涛剧社来到了华侨大学,与他们的穿越剧社进行交流。完全不一样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全不一样的校园戏剧风格。
奇合影
交流结束,我们便来到了此行的主要部分:登清源,扫灵塔。
老君岩
福
弘一法师舍利塔前
对于中国话剧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话剧百年来,第一个演出的话剧社是春柳社,而当时的一个演员此后名噪一时,他既是书法家、美术家、戏剧家、也是一名佛学家。他就是李叔同,法号弘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惨,夕阳山外山……”
一首送别,大家将对大师的崇敬和哀思都寄予歌声当中,随着风,在毛毛细雨中,飘散在山谷当中,融入大山深处……
细细的雨,淡淡的心情,排解了不少的紧张和压抑,晚上我们没有随校车回学校,在我的提议下,大部分的成员都留了下来,晚上一起观看穿越剧社的《有雷无雨》,也许是他们新演员表演的缘故,表演水平不象是省里拿奖的剧社的水平,不过也许是他们的发展更加平民化,对演出的质量的要求并没有高过说给新人上台的机会。但是有一点我们还是看的很意外的,就是他们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对剧本的改动,都可以看出一种完全的新意。总的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夜晚。结束后,大家一起回到我家,满挤挤了一个晚上,伟伟的呼噜成为那次泉州之行大家的噩梦……
华大合影
回到了漳州,大家又紧张的投入排练,离演出还剩下一个礼拜,排练更加的成熟,能串的幕也越来越多,但是每次完整的下来要整整的三个小时,一次下来大家都精疲力尽。芗涛的小孩们也不错,道具的安排,舞美的制作,每个都尽心尽力,虽然比起那些师兄师姐们,没有那么风光的上台机会,但是算是一种仰慕,一种崇拜吧,他们会去努力,会去奋斗,以后站在舞台上的就是他们。记得台上这几个牛的很的老演员,大一时也是搬运工和打杂的……
排练
由于那天要回泉州,一个早上临时赶的海报,有点错误,后来让我着实忙了一通,但是还是顺利的开始了宣传工作。在大学五年了,这一次的海报我算是最满意的几次之一了,因为效果确实不错。那天晚上,观众从第一个进场到坐满可能只用了短短的十多分钟,芙蓉四楼被坐的满满的,然后是外面站着的三层人,嘉宾席前坐满地板的观众。
雷雨全家福
那天,我从下午2点多开始,一直忙到11点多结束,坐下来除了吃饭那下,基本不超过2分钟,后来送邱老师下楼时,脚底板已经疼的有点走不动了。但是那天的观众给我的震撼绝不亚于台上演员对他们的征服。这么多年了,参加了漳州师院这么的晚会,比这人多的我见过,但是从没见过观众这么激动的,三四幕换幕,剧情已经被带到接近高潮了,台下的观众更是迫不及待的等待着,但是由于道具很多,换场需要一定时间,闪光灯打出的闪电效果,加上雷声的音效只是为了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但是台下的观众竟然意外的开始尖叫,开始鼓掌,他们为的是台上的工作人员鼓掌,为的是芗涛的一种战斗精神在鼓掌!当全场结束时,场下的观众全部起立,为这次的成功鼓掌,尖叫,欢呼,他们基本都是我们不认识的,很难想象不是亲友团的观众竟然能为我们尖叫和欢呼,也许他们看到的是芗涛作为漳州师院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的时候,一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当天晚上我们邀请了华大的穿越和厦大的南强,由于厦大已经开始结考,所以很遗憾,但是华大的同学很完整的看完了我们的演出,最后他们也很激动。在他们看来,我们学校的校园戏剧拥有太好的土壤了,无论是设备,道具,服装,甚至是观众都是很专业的,还有就是我们的演出,其实专不专业已无所谓,一种精神的传承才是重要的,就是一种战斗的精神,芗涛人可以自信的告诉大家:芗潮人的战斗精神在芗涛人手中不会丢,不会!
那个夜晚一帮可爱的演员,他们用了短短的40天,实际剧组真正成立开始算的话只有25天的时间,完整的将《雷雨》四幕搬上了舞台,(华大用了四个月只出了两幕),对他们来说是永生无法遗忘的,对我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子,大家也许不知道,当演出结束时,邱老师静静走到了台边,抹了抹眼泪,最后平静了以后才又来到台上合影。一群可爱的观众,你知道吗?观众在台下看着我们高唱社歌,甚至看我们合完影才离去,这种晚会,我在大学这是第一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在这学校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争取把暑假去军队演出的任务再完成下来,我就没什么遗憾了……
梦·橄榄绿的味道
[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