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忍不住要动笔,该学习了,往后到寒假这段时间就不写了罢,回家了再更新,越写越苍凉。
) U0 S2 M6 b, _" r6 D, \6 U4 Y `8 M' g5 c. V
7 p. L+ T1 v. z& L# X
元旦快乐,新年快乐。 : O5 ]& @4 G; D- n9 A
1 J/ N5 {* E: j! p1 L2 U跟新 6 x T6 Q) C9 l
3 Q1 `5 [. r6 G1 X4 ]6 O{为师不人}
/ [, A0 n. ], t9 x* m$ a: m
, p1 |6 {3 \. P/ a
- J5 D2 c# h7 b, ~6 s9 s
& V! L) l2 |9 q( ~+ a6 A! t! J# N, Y* Y* j d
当青椒还是个小萝莉的时候 ,小萝莉的老师(非怪蜀黍)教我们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老师说,比喻是把东西比作东西,拟人是把东西比做人。老师还说,“小朋友是祖国的花朵”这是一个比喻句。为了检测我们弄懂没,老师还叫我起来举个比喻句的例子,我刷得就起身,“老师是园丁。”那时候还觉得自己贼聪明,又工整又对仗又联系上下文,就等着老师夸我来着,没曾想老师说这个句子有问题。那时候大概也就小学一二年级吧,学语文就跟学数学没啥两样,套公式,老师给什么定义就怎么对号入座,老师说错就错呗。
% `& F% @; w# P; c% n 现在长大了,混迹大学也有年头了,才发现分析现象有时候要分类讨论,就比如说那个比喻句吧,“老师是园丁”,在某些情况下,就是个拟人句。 / }+ k3 A9 C" J/ u
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教我们SX的某老师是个著名的烟鬼。据说号称“四大名补之一”。此补非彼捕,倒不是他们捉贼捉得多勤快,但凡接受过应试教育洗澡的人都知道,补乃补考。这次过不了,补补再考。此老师甚牛,倒不是他上课有多出神入化也不是他讲课有多神采飞扬。他的精华不在课堂,在课后。第一次考SX,众多门生失意考场。补老师让班长把这些孩子们集体喊到了他的宿舍,语重心长地安慰了下,问了问大家的经济状况。最后很直白地提出了指示,要是想补考通过,每人送烟送酒自选一种形式。几个哥们儿现场石化。原来大学可以这么黑暗,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怎么看怎么像个小黑社会。于是乎。大家班师回家,各显神通,凑上卖身钱,外加百度谷歌了解性价比,采购好烟好酒奉上。这一切都是暗箱操作,谁敢跟老爸老妈单刀直入地说,爸,我挂科了,给点钱,我去贿赂老师去,这不明显找抽讨打吗,有谁会嫌自己命长,那时候谁会知道还有2012这一说。于是可怜了这帮孩子,啃了个把月青菜根,一边啃一边还牙痒痒地骂。过程是辛苦的,结局是满意的。在好烟好酒的驱动下,大家皆大欢喜,过线。此事过后多年,当年那帮同僚还后怕,自己这辈子的第一次合法行贿就大公无私地奉献给园丁兼职人类灵魂工程师了,那个不甘不爽啊。 # J* G! d n0 l
一次和厦门的同学聊天,那个内幕更惊爆。此女乃艺术生,据说他们那边的辅导员年轻潇洒风流多情,每个年级安插一个情人,大一的青春娇俏,大二的活泼可人,大三的知性温柔,大四的随时远走高飞。这些美好品质的女人是多少怨男痴男宅男的梦想啊,他一次性到位,不竖拇指佩服对不起我的良心。 [7 q2 u0 F* H) t( S8 {3 V! U; Z
青椒不是萝莉好多年,但是那个比喻错句却在我思想绕梁多年。我们当然没有权利苛责什么。哪个ZF不出和珅,哪科牙齿没有蛀虫。有时候看见那些个背双肩包的孩子还在和老师学灵魂工程师诗篇,心里怅怅然,时代变了,这些词汇是不是要与时俱进了呢? # S4 t2 k: P9 l; M, t/ E/ n
" Z1 p# i( e4 G/ W9 z
* }) r' ?+ m* ~, b: g: f
( B, U, V- L; o6 j2 K ) R2 h$ d# p( t: ~. e3 [
$ E% T. S+ w/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