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楼主: Kira_yamato

[灾情报道] 5·12 四川汶川县8级地震时态讯息汇总帖

[复制链接]
 楼主| Kira_yamato 发表于 2008-5-20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警告:20日-22日甘肃文县碧口一带可能发生6—6.5级强余震

新华网甘肃频道5月20日1时38分急电 据甘肃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5月20日公告,根据地震部门报告,5月20日-22日在四川平武南坝区—甘肃文县碧口间可能发生6—6.5级强余震。请做好防范准备。' N' c  t. `' ]2 G1 [0 `8 `# b7 ?  z

& e/ Q: j; m8 K2 w: m' x重要链接1:) G9 `/ a7 h4 Y$ B4 ^* Q% [: n
& u" a# B8 t7 n' J  ?* m- R
    四川在线消息 根据中国地震局《关于汶川8.0级地震近期余震趋势的报告》,汶川8.0级地震余震活动水平为6—7级左右,5月19—20日汶川地震余震区附近发震的可能性较大。, Z7 l; y: s9 N3 v# X# l

  A0 v$ y: q; W$ i# p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地震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各级政府视情况启动地震地震应急预案,广大群众要做好防震避震的准备。
  b6 H4 b) I$ r# l
9 m3 D: F( x4 }, D: }9 l    四川省地震局
( l+ n. ^( t6 _3 D& M( s/ N; S, k; ]5 W2 z; H: u" Q' Y, d
    2008年5月19日
; S1 t  y! q) |/ M
+ |2 A4 a, j+ E重要链接2:* C6 P# F, L) x+ S! V2 l/ b% P
5 b+ y' y2 v) ^0 f1 l* X8 m
    陕西省应急办、省地震局今天(5月19日)晚上告知:根据中国地震局专家会商意见,19—20日汶川震区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大,陕西省可能会有较强震感,特别是汉中、宝鸡等地,请做好防范准备。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Kira_yamato 发表于 2008-5-20 11: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媒:“设立全国哀悼日是中共的一大突破”


3 h8 M' f7 A8 x2 \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  “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鞠躬”“天安门降半旗缅怀逝者”“在地震悲剧一周时中国停止一切活动”……中国19日开始连续三天为汶川大地震死难者举行悼念活动,成为各国媒体的“聚焦点”。
* G" I5 ?5 E- \1 H/ [9 q
# D2 E& L8 |! r4 T% u, a    19日下午2时28分,正如法新社所言“中国进入三分钟停顿,举国为地震遇难者默哀”。美联社14时31分就发出了快讯,并注意到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为国家领导人以外的人实行全国性哀悼”。 洛杉矶时报将之称为“越来越人性化的政府努力向民众提供精神安慰和国家支持”。而德新社、美国之音等都解读出了“设立哀悼日顺应民心民意,向全世界昭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关爱以及万众一心救灾重建的决心”。 & l' r: G3 ]  Y  Q9 T6 R+ M6 @5 n5 e1 @
- D$ B7 Z% M1 K, u! M$ j
    在伤亡惨重的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很多国家都由政府宣布设立全国哀悼日。如“9·11”事件后,美国将9月14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俄罗斯宣布9月6日和7日为全国哀悼日。中国则一直缺少一个国家层级的集体祭奠活动,对于唐山大地震、特大矿难、渤海沉船等重大事故造成众多的死难者,从未举行过全国下半旗的悼念仪式。 $ S6 j% \2 c, c. Z

8 \; S8 q, p( K$ m: o9 ~; q    “这次愿意开创先例,是向国际社会显示中国政府重视人民的安危祸福,是在尽力跟国际接轨,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香港《苹果日报》的“苹论”认为:这表达了中国政府与民众同哀同悲,是明智而恰当的。
4 t& A% P- U+ S9 L' Q4 S
" e+ s' e- h+ {) E  s5 N" @    基于此,多家外媒“所见略同”形成的共识是:设立全国哀悼日“表达举国之沉痛哀思,祈愿所有不幸的生命得到安息,这一破天荒的做法,尊重所有生命与逝者,让政权与国家更多地体现关怀与人道,是中共的一大突破,也是胡温‘以人为本’的又一具体体现”。
) i/ `) b( G8 d2 B, R  N# j0 V6 H2 U. v
    是的,在三万多人罹难、二十多万人受伤、五百多万人成为受灾群众的情形下,只有感受悲怆才能凸显坚强。寄托哀思是为了化悲痛为力量:生命高于一切,《华尔街日报》留意到“中国宣布全国哀悼,救援工作仍在继续”,尽一切努力寻找更多的幸存者;奥运火炬传递“暂停”,美联社的结论是“对中国人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帮助同胞”;停止公共娱乐的“中国含泪”,路透社、共同社等写下的是“生命的祈祷”…… / i# E$ {. w1 u- z; M

" a9 P1 y. s6 k) x5 H8 t    以人为本,就是民重如山。而将“以人为本”的镜头摇远,细心的外媒不会忘记,几年来近民之心、亲民之意颇多体现在“中国大政”: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指挥若定、亲临雪灾现场的问寒问暖、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出现的身影……在领袖的率先垂范下,从上至下各级政府、干部的举措和施政行为,都显示出“民生优先”、“民生至上”的取向,并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 u8 V" `, _2 `. a" t& {; E$ ?( p; @7 K+ f1 T/ a
    哀悼日,确是中国民族力量的凝聚,为的是在发展征程上更大的爆发。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Kira_yamato 发表于 2008-5-20 1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表现让西方“无话可说” 西方媒体态度转变

 邱炯/漫画3 c1 ^' F$ H8 b
7 O4 Q7 \" ~: t
作者郑永年(作者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主任)
: ^8 w7 Z' j( A' N) b( A) o4 b) C& U7 q7 B, T0 L! L4 a
  几十年后回头来看此次地震灾难,它在推动中国国际形象改善,以及促使自身现代民族国家的成熟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6 a6 y$ R; ^/ ?# I+ u3 H0 B6 J

% @* ^( Z+ a/ Y5 L! M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中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之后,西方媒体给予了大量积极正面的报道。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比如CNN、BBC等,在此次地震报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和文字报道,这十分少见。与之前报道西藏“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相比,西方媒体报道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9 |/ ]- _6 N/ l" b5 p/ b  d
$ h; ]& ?# {! q  I3 d  _) P  即使有少量负面报道和批评声音,但这些已经让西方读者觉得不那么可信了。西方民众、媒体评论人,总体上都正面评价中国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以及赞扬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 C& p0 r# {: ~3 `+ o
) h8 K+ W# g. r6 s7 A' d  Q( {
  西方媒体态度的大转变,也让一些国人感到惊喜:西方媒体似乎一夜间变得友善起来。- `1 J$ t& n4 N: A' w* W

1 |( U1 A; _5 ^  成功危机处理改变西方媒体看法
: p# {9 G9 ]" u3 f+ N
" ?. z! b! ]7 P9 j3 C1 ^  以笔者看来,西方媒体态度的变化,跟中国本身的危机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改变了自己之后才改变了西方媒体。西藏发生“3·14”打砸抢烧事件,其实质是中国政府采取行动维护法律秩序,这是正当的,是任何一个政府都会这么做的,但是在危机处理上却存在一些缺憾。透明度不够,西方媒体自身不能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而它们又认为从中国媒体上取得的信息“不可靠”,这样就促使它们制造新闻、编造故事。1 N8 a* U* ?7 q7 X; U8 l3 x
  D! m' J! D8 j2 A
  而此次中国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和透明度,让西方媒体没有了制造新闻的空间和机会。此次中国政府的救灾表现,尤其是温家宝总理的形象,确实“感动了世界”,让西方媒体感觉中国政府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政府。
6 H/ e, L- q8 w* O" w8 M# }0 Z9 l7 g  f; o
  在西方人的传统语境中,中国跟缅甸同是所谓的“威权主义国家”。但这一次,西方舆论也在思考,同是“威权主义国家”,但在救灾中的表现为何却截然不同?进而,美国是所谓的典型的“民主国家”,但它却在几年前的卡特里娜飓风救灾中为何表现得如此糟糕?
/ E" @1 o; {" @& Y1 w, I) w2 F! x+ ?, K
  因此,很多西方媒体和学者在惊叹中国救灾能力和效率的同时,也在开始反思:评判一种制度的好坏,是不是只有“民主”和“威权”这两个标签式的概念?所谓“民主”的国家如果不能为老百姓服务,或者没有能力为老百姓服务,那么这个政府也会失去基础。
  B4 R: j8 I( O" l: z  T- w+ |3 ^7 M
  人性关怀让意识形态边缘化
% T: Y8 Z$ s+ S  H, P: U9 u0 A6 h+ }5 F6 J5 _3 ?
  在此次地震救灾上,中国和西方都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对生命的关怀。相比之下,西方那些以意识形态来权衡中国政府和社会的观点,反而被边缘化了。# K* X7 c; J- k3 {1 d( M' C
; _! m' C3 [# n
  正是中国在地震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爱,符合西方媒体的价值判断,西方媒体才有了如此之多的对华正面报道。也就是说,西方媒体还是有其道德底线的,这就是尊重“人道救助”或者“人道干预”,不管是虚伪与否。$ ^* h" o+ }8 B# M

1 m7 L+ z% z3 t( a  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3·14”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站在西方所谓的“人道主义”立场,只不过它们同情的是达赖喇嘛。因为达赖喇嘛在西方游说多年,着力塑造“弱者”“被压迫者”形象。3 _- ^0 a( A0 f' T" G3 s

+ ^, @; z: [! P; G7 [  v' _% o# H2 K+ l  因此,西方媒体对华报道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当中有规律可循,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西方媒体对华态度此次180度的大转弯了。
4 V; S( N% C, `6 O- k5 \
4 ?- L9 H1 @1 E  歪曲报道还会卷土重来8 `) g+ b' P7 P% i

/ o& ^5 d  l. J, a, @  从价值观上来说,中西之间的确存在冲突的一面,双方间的分歧也会长期存在下去。就是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批评还会继续。
! S0 n* c# l0 e5 G9 t
) [7 ?9 y. X) {0 l1 Y  西方媒体批评中国,甚至更为严重的攻击中国,以后还是可能会发生。对于中国来说,只要是不怀偏见和恶意的批评,都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当然,也要现实地看到,西方的反华势力、不友好人士还会继续存在,他们同样会利用媒体这个平台,寻找机会炒作中国话题,损害中国利益。如果是这样,中国就必须加以有效回击。& T0 h" F# A: I( I

" A' c: z( }3 W% y: k5 {  笔者认为,只有中国在公共事务管理和危机处理上继续保持透明度,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就很难有市场。只要保持开放姿态,西方媒体的报道就不会跑题太远。即使有,西方老百姓也会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 y& Q/ u0 r: g' r
+ L' y  H4 w1 Y" H: t  也许,几十年后回头来看此次地震灾难,它在推动中国国际形象改善,以及促使自身现代民族国家的成熟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蓦蓦 发表于 2008-5-20 19: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祷...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Kira_yamato 发表于 2008-5-20 2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5月20日18时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40075人遇难

0 d* E1 b. a% B

* }" Z! X' P# p1 J0 ~6 E5 o5月19日4时58分,北京天安门广场在正常的升旗仪式后下半旗,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这是武警战士升起国旗。& n# w8 X4 N) ?7 u: \( o. G
' O  c0 }9 y* M& C" R* j+ I
新华网快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5月20日18时,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40075人遇难,受伤247645人。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辰枫 发表于 2008-5-21 19: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川因防疫、防震、防汛需要震后首次“封城”

1.jpg + p/ c6 g% B& \! A3 }2 f1 W; j

) i- X0 g7 j* p2 w* y7 k5月20日,武警和警察在通往北川县城的道路上设卡,所有人员均不得进入县城。
7 F, n0 D) }: j0 F, \0 I! U- o# ?- \! f& o2 K

( z/ A3 V: Y; I5 W0 @2 K8 y; V4 N中国新闻网5月21日报道 昨日,因防疫、防震与防汛形势的需要,北川县城包括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救援被迫中断,所有人员撤离县城,全城自地震发生后,首次戒严“封城”。在任家坪收费站处进行准入审查,除了救援、志愿者与媒体记者,其他无关人员禁止进入,任家坪到县城大约2公里的道路上,停满了各类救援车辆,但几乎看不到来往的灾民。部队也开始清理生活垃圾,雨中的北川,空气顿感清新,没有扬尘的侵扰,部分人员已经摘下口罩。
2 a: d1 Q) ]0 G( v/ a7 C+ g6 l3 }9 ^0 q% t; V, X
. Q  M: f6 U, i4 M& M( \; b. }( P2 A
卫生部救灾防病应急队专家白雪涛告诉记者,应急队前天向北川抗震指挥部建议,加强县城的防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人员太杂,给防疫带了困难。”白雪涛说,目前县城已经没有本地居民,所以防疫的主要对象是流动的救援人员。 + }$ e6 W( a' k, Y, t3 A

" Y3 b, I! X  v$ m% e4 Y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有将近8500多名医护人员到达了一线支援灾区的医疗卫生,并且有将近600多名的防疫人员进入了县乡一级进行卫生防疫工作。昨天在北川,医疗队和卫生防疫队都在县乡镇驻点,尤其是乡镇一级,基本上是在驻点,但是由于道路没有完全畅通,北川有20个乡镇,到目前为止进去了7个乡镇,还有13个乡镇医护人员还没有进入。现在的天气,苍蝇蚊子已经出现,防疫工作开展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当地灾区的老百姓对卫生防疫知识比较欠缺,他们对家乡废墟下的亲人自救的行为,经常用手和身体,卫生防疫知识的落后使他们有可能感染到疾病。昨天,北京医疗队巡诊了200多个帐篷,发现大部分人都患有感冒、咳嗽各种疾病。 2 v: {' T1 V1 ~  c* F( T
4 z: ?/ M4 y8 q. u" N
北川抗震指挥部的解释是,近期可能再次发生6到7级余震,同时,北川县城上游有几处堰塞湖的汛情警报没有解除。昨日发现县城旁边有一个山体开始渗水,为了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所以指挥部决定城区的救援行动临时中断,可能一到两天之后再继续救援。北川境内的路段很多形成了堰塞湖,抢通的任务非常困难。目前交通部门正在全力清除塌方,302国道江油到北川段仍然不通。 & f  A) S0 D- v& t% _7 X
% r# s8 _2 U6 I( x2 p: X
昨天北川阴有中雨,下午3时起,北川县城普降中雨,对空投物资以及地面救援人员深入乡村带了困难。下雨还对北川上游的堰塞湖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持续下雨,堰塞湖水位将不断地上涨,威胁下游安全, ; A; M4 d9 `4 j- {3 z4 r, i1 k
( a' J# o, e' Q: `8 g5 C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加强监测。目前发生的余震对救援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各个救援队伍按照自己的计划在紧急地采取各方面的措施。因为临时中断救援工作,所有救援人员回营地,整装待命。
: b/ {/ @' c- S7 u5 J2 J- J9 _" `3 m* _. G

- H1 E4 y% ^7 E(东方早报)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周文天)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挚爱丶叶 发表于 2008-5-21 2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默哀……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慕容秋荻 发表于 2008-5-22 0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逝去的是我们的同胞!. G; \, v% U6 U
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Kira_yamato 发表于 2008-5-22 23: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22日10时四川地震遇难人数为51151人

2008年5月22日16时,国务院新闻办请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介绍商务系统抗震救灾和保障供应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最新灾情介绍:  V( b" w$ s; }8 I0 f+ A# P& r5 Q
+ `9 w4 D) l/ k& z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 - O% @! K+ ?# d% g! ]& }% B
7 A0 Y% s* X% G* U: Z* B
现在,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5月2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
, J( i5 y! R" q# L! v  @
% y4 d* I+ F  c3 I, d) k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2日10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51151人遇难,288431人受伤,累计失踪29328人。截至22日12时,共接受国内外捐款214.16亿元,其中到账125.79亿元,已向灾区拨付近19.15亿元。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40.334万顶、被子230.5884万床、衣物305.2万件。正调运灾区的还有第一批中央储备粮抗震救灾计划38.4万吨,其中小麦15.24万吨,稻谷23.16万吨。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kyman30000 发表于 2008-5-23 09: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默哀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龙江曦月 ( 闽ICP备05009150号-1 )闽公安网备35060202000316

GMT+8, 2025-10-6 09:13 , Processed in 0.03105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