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0 h$ o0 B2 f* r& |. _9 k9 L' Y6 D( R4 M7 P$ R
空降兵“常模连”在抢救掩埋群众' ?/ E' R% W4 @
4 y8 w, n& ?( j' W: [ 15勇士4999米高空伞降茂县
3 ^+ C& u: Z3 n3 G% X# c
& v2 o* J. S" Q        5月14日11时24分,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某军用机场起飞,飞向此次地震重灾区四川茂县。 0 ^! t- q' q" R) c3 h1 _
3 `) \0 G4 u4 ]( k7 ]    灾情如战情。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 ( L6 a: Z w9 \; q$ y/ L( m6 Q
7 ~( E0 e' |' o3 z
    由于茂县为高山峡谷地形,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伞降难度很大,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的空降兵,今天要在4999米高空实施伞降。
9 D3 @* o" q0 l: k; n. y* b0 s6 S X$ T: @7 V
    担负此次重任的是空降兵特种大队的100名官兵。
* @7 K n/ L6 y5 o
5 P% K1 k$ e$ e) w6 K- t) U- R    11时47分,飞机飞临茂县上空。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伞花迅速绽放,消失在白云之中。
( `5 O7 v" S1 z% f/ _" E: Z; @5 E( h0 p/ X: _6 }( ]
    第一批7名伞兵离机后,第二批8名伞兵也接着实施了伞降。 & g& \" Q) |2 n) A8 b
4 M8 @; k9 D( Q2 n+ q0 Y6 ]    飞机第三次飞抵茂县上空。机舱里,剩余的伞兵们已分成两排站了起来……此时,飞机舱门却缓缓关上了。
+ w$ P& a2 U6 u) B4 l: r/ n6 P
& {5 c) X* c! a# s. H9 o    "15位官兵安全着陆到了预定地域后,迅速发来报告:地面地形情况复杂,不利于大队人马实施高空空降。"空降兵特种大队伞训主任吕造说,另一方面,天气情况也在变坏,加上剩余85人所用的伞具都是圆伞,不像前15位先遣队员所用的翼伞一样灵活抗风,所以上级决定,取消剩余人员的空降行动。
) ? [, s. j4 K8 A: `. M* X3 G6 {* L L+ G
    空降兵某部部队长王维山告诉记者:由于灾区通信和交通中断,此次伞降人员主要担负通信联络、灾情勘察、情况上报等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参加伞降的官兵都是空降兵骨干,有100次以上跳伞经验。 , \; s/ N3 N7 g1 V$ ~4 _
1 C5 W n5 M: K5 [% q    15名空降兵成功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系,于15时许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他们依靠携带的2部海事卫星电话,每半小时与指挥部联系一次。
- U1 C a( C; ?9 ^6 \6 {7 U
3 t, ^- n$ D$ Z$ K$ S8 ~    截止记者发稿时,15位伞降英雄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仍积极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李振波、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XINHUA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