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加入
搜索

楼主: 少穆

沉重的肉身!

[复制链接]
 楼主| 少穆 发表于 2007-6-15 22: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东与妓女
1 U, ^4 s# E3 x同一个身体的痛苦和享乐(1)5 g! ^, T9 x9 k
3 x" o1 [8 Y  @
        这桩思想疑案可以在这里结案了吗?
6 S0 q4 [3 Q" h" f' T2 J8 y! ]      如果可以在这里结案,毕希纳恐怕不会发那场致命的高烧。 $ M1 x; M( w* G+ F  T1 t. o
& Q3 q0 T; O% m8 E! `
      在审理丹东被斩掉脑袋这个案子的过程中,毕希纳已经看到两种自由观、国家观、道德观不可调和的对立。但毕希纳觉得,这桩思想疑案还有些疑点没有完全搞清楚。他那双思想   
( `4 Y: }" o: h& O) `/ h# a" x& e. H' e) |3 q
    侦探的眼睛锐利地发觉:革命家丹东和妓女玛丽昂根本不承认公意道德及其对立面邪恶,只认可单纯的生存感觉,而罗伯斯庇尔们虽然主张公意道德,但思想基础同样是单纯的生存感觉。公意道德观与个体享乐道德观只是看起来对立,其实是从同一种生存感觉产生出来的。 * [; e4 Z& [2 d! M( X, X  F
. T" l8 s, w+ M
      人民公意道德的正当性根据究竟是什么?初看起来,与妓女玛丽昂的生存原则的正当性根据(享乐)不同,人民道德的正当性根据来自人的身体痛苦。人民拉弗罗特说:“疼痛是唯一的罪过,受苦是唯一的邪恶;我可要做个有德行的人。” 2 z0 c, R9 Y+ K" P# ]  Z2 A

6 {& v; t5 A' b      人民道德的诉求不过是私人的痛苦得到补偿的媒介,公意道德只是听起来为了消除世界的罪过和邪恶,其实是为了弥补自己身体的疼痛,像毕希纳认识的穷苦人奥伊采克说的:“钱,钱哪!谁没有钱——那么谁在这个世界上就只能指望道德了!”
: W  L$ }  t- K/ a+ z
/ I. k7 J* u8 a4 J      如果主张享乐的玛丽昂觉得世界上没有罪恶可言,公意道德多余,感觉到自己身体痛苦的拉弗罗特觉得世界充满了邪恶,公意德行是社会必需的,那么,是不是其中有一种感觉把生存的事实搞错了?玛丽昂真的不觉得身体的疼痛,像她母亲说的,只有快感或不快感。 8 S, V9 g) M! K
: c9 b/ x1 J9 T) w  k: u
      感觉享乐或痛苦的身体都是同一个人身,身体就是身体,没有什么生理本体差别。你感到身体的享乐,我感到身体的痛苦,或者相反,感觉不都是一样? ; v1 H: z" O5 v' N' v( v4 ^
: S5 p9 x/ X6 S) q' q9 [
      不一样! : l+ z( [  m" Q2 Y4 M

/ k+ W, h* [; Q* P1 i# o! a" g      痛苦是身体的自然本性受到损害或自然欲求受到阻抑。毕希纳把自己的生命体验带入案情分析。有一次,他亲身感受到身体的自然在体的受伤。他去山区旅行时,寄宿在一个农家,正好遇上这户人家的几岁大的男孩死了。毕希纳触摸到这个小男孩冰凉的尸体,不禁打了一个生存性的寒颤:“这个小孩怎么就这样被遗弃了?……难道这副容貌、这样平静的面孔应该腐烂吗?”
% [3 d6 {$ i3 i- ^( _0 C6 {2 [1 E3 \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少穆 发表于 2007-6-15 22: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东与妓女* D' n( h. _4 @& z# M. ]& Y
同一个身体的痛苦和享乐(2)
5 I4 R. g( A6 r- ~
1 b  L. [) Y' f' h       痛苦就是由这“应该”的质询引导出来的,这“应该”基于一个超自然的理。丹东们不知道身体的痛苦?毕希纳想,这正是案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疑点。 2 o- v* Q8 g/ T  a# U
      丹东与罗伯斯庇尔毕竟是同一战壕中的同志和战友,他们能一起革命,首先基于一些共同的信念。例如他们都相信自然权利,这得自于他们共同信奉的无神论。毕希纳在进一步查阅这宗思想疑案的档案时,发现了一场关于上帝存在的讨论,尖锐地触及到近代神学的阿里斯之踵:神义论因个人的痛苦而失效。在这场讨论中,丹东和罗伯斯庇尔的立场完全一致:这个世界不可能设想是完美的,既然如此,怎么可以推断出造物主这个完美无缺的存在?丹东的同伙裴恩说:除非消除生命在世的不完善,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我可以不谈人世的邪恶,却无法罔顾我的痛苦。神义论用人的理智证明上帝的存在,人的感情却不断提出抗议。“为什么我在受痛苦?这就是我的无神论的砥柱。痛苦的一次最轻微的抽搐,哪怕仅仅牵扯到一根毫发,也会把创造物这个概念从头到尾撕破一个大裂口。”
0 m! `: L* S2 z1 _; {% @) ^6 i5 g& ~5 i
      丹东派的这一看法得到罗伯斯庇尔的门徒、大检察官萧美特的完全赞同:“对啊,对极了!”
3 Z2 R9 J9 Q3 p- m' [  ], w4 y( b+ N8 z. o- W( Z
      痛苦成为无神论的砥柱,完全是有神论自己惹来的麻烦:神与至善至福相表里,有神在,就不应该有痛苦。如果无神,也就无至善至福,痛苦就只是自然秩序中的“适偶”,不可能成为什么的“砥柱”。人们记得,后来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伊凡再次提出这一问题,而且调门更高,雄辩更为滔滔。
4 G- M) H) p6 r  I$ Y7 }9 d. I# ~5 z- }: I4 ]! v( {9 j/ T
      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提出了无神论的砥柱,基于相同的身体痛苦。他们的分歧仅在于不靠神义而靠人义来克服痛苦的方式:自然性的个体享乐或者公意道德的恐怖革命。这不正分别是尼采思想和马克思思想的作案方向?妓女玛丽昂和丹东是尼采的先驱,要求以享乐克服痛苦的消极自由,罗伯斯庇尔是马克思的先驱,要求以积极自由建立的道德公意的社会制度克服痛苦。 . k7 M4 w6 {$ \

: ^! D& z) q. O; S  g" o8 I' f      享乐的个体道德拒绝用超自然之理来克服偶在的受伤。
2 n5 K/ t1 g9 x! X
0 a# t6 c2 s, y% e1 i      丹东以为,享乐道德和"道袍"道德都不过是为了让偶在个体的身体“心安理得”,差异在于,享乐道德并不因身体偶在的受损或受挫而抱怨身体的偶在,不把身体的自然受伤转移给应然法庭来重新评理,这就勾销了基于身体的痛苦提出应然道德的可能性。痛苦感觉基于把自然与应然弄混了,把生存的自然意义与生存的道德意义弄混了。所以,丹东才觉得,从痛苦中生发出的道德诉求引出可以为了“应然”而推行道德革命的自由是不道德的。享乐道德持守生存的自然意义,依循自然性的(消极)自由,拒绝应然性的(积极)自由。不能区分人生的道德意义和自然意义的差异,也就不能区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差异。身体是自然而然的,身体感觉也是自然地有歧义的。只要应然之理不介入生存的感觉区域,让生存处于自然循环的节律,就不会走到夸张痛苦、吁请公义的地步。生存的意义只是生存偶在的自然性发生,不能以应然之理打断自然循环的节律,应然地安排人生。进一步说,不能以自己的痛苦感为依据设定公意道德的“应然”,推出为了公意道德的积极自由行为的正当性。如果返回到自然性,就不会有应然这回事,任何一种感觉都没有在道德意义上高于其他感觉的权利。这就是玛丽昂说“鲜花也好,玩具也好,感觉都是一样”的意思,也是玛丽昂要葆有生存的享乐感,否定生存的痛苦感的原因。可是,罗伯斯庇尔的道袍道德所依据的应然之理,也不是纯粹超自然的,好像基督教的超自然的上帝,毋宁说,其革命法理有着另一种感觉的自然性基础。 ; v- [7 w1 j  L2 e! e$ \- Y. v
1 c- A9 s; t* l+ G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原秋也 发表于 2007-6-15 2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觉得贴在精品,这么长,还是刘小枫,不会有几个人看的。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少穆 发表于 2007-6-15 22: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东与妓女
' ]% L! d6 E' v' Y9 H8 `同一个身体的痛苦和享乐(3)
. q/ M* F" A; y
/ s* {% G+ M+ n! Q( Z        不妨听听主管意识形态的宣传部长鞠斯特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宏论:
0 g  [  e7 X. S# v, {      在我们的会场里好像有几只耳朵特别敏感,听不得“流血”这个字眼。我要举几个极为普通的现象,就会使你们相信我们一点也不比自然界、一点也不比历史残忍。大自然冷静而不可抗拒地体现着自己的规律;人类如果和它发生冲突,就要被消灭。……如果不是路旁倒毙的几具尸体,大自然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地就翻过了这一页。
1 c0 m/ d. V/ ^
: w; a5 j) V, H2 {  O6 S      我现在想问诸位一句:在革命中我们的精神界难道应该比自然界表现出更多的审慎顾虑吗?精神概念难道不应该和物质规律一样,把抗拒阻挡它的事物消灭掉吗?任何一件改变整个道德界、也就是说改变人类的创举有不流一滴血而能实现的吗?宇宙精神在精神领域里要借助我们的手臂,就像它在自然领域里利用火山和洪水一样。他们或者葬身于瘟疫,或者在革命中死亡,这又有什么不同?……一切人都是在同等的条件下创造的,除了天赋的差异外,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从这一点看来,如果革命的激流每到一个阶段,每有一次转折,要冲出几具尸体,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 s7 \" `! k6 W' U) L' x+ z, `
, P5 f( H3 j5 T- l' O" f      这话与西蒙老婆的话有什么差别?革命是自然性行为,它的疼痛和流血,与黄花闺女初次卖淫的疼痛和流血有何不同?像西蒙老婆问的,“又会痛到哪里去?啊?”况且,革命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使身体更强健。鞠斯特以下面的话结束他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滔滔雄辩:
4 I, c% |8 \" r: K, O( v# \+ P. a3 C- k0 V' D
      革命好像是珀利阿斯的女儿:把人类的身体肢解,只是为了使他返老还童。人类再从血锅里站起来的时候,将像大地从泛滥的洪水里涌现出来一样,生长出强健有力的肢体。我们会像第一次被创造出来一样充满无限旺盛的精力。(长久不息的掌声,一部分代表激动地站起来。) ( d1 U& w/ N$ S' _+ R3 f
5 n! r1 \( w9 W7 m
      让身体重新健硕后干什么?追随罗伯斯庇尔的现代思想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革命思想之父马尔库塞回答说:为了性爱的自由享乐。罗伯斯庇尔们不是与妓女玛丽昂的生存道德观最终一致吗?自然机体——Physik这个东西,就是自然而然要享乐,身体的自然享乐是自然如尔,生存原则和国家原则都要建立在自然享乐这样的终极目的之上。这样看来,丹东与罗伯斯庇尔的思想分歧就仅在于选取返回自然人性的方式不同而已:或者以享乐适性,或者以道德加恐怖的革命适性。 / N7 U( K" ?' _  P6 |( ^

# h  n# o; M" r  x2 ]# h/ F1 S      丹东和罗伯斯庇尔站在同一张人义论的板凳上:用身体来为身体称义、为身体的不幸辩护。但俩人的人义论板凳的样式不同,后果已经是巨大的历史差异。享乐适性伦理依据的是自然之理,人民公义的恐怖的革命适性伦理却制造了一个世俗的神性之理(人民公意)。丹东反驳以人民道德的名义杀人的正当理据是每一个身体的自然权利:人民公意依其“应然”杀人之所以不正当,并非因为它残忍或伤及无辜,而是因为在断头台上操革命屠刀的人与被杀的道德败类有同样的身体。对于罗伯斯庇尔来说,人民公义的恐怖不过是为了消除人的身体上的痛苦,人民民主专政的正当性还是基于毕竟属于身体的感觉,而非超身体的“应然”。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one.wing 发表于 2007-6-15 22: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呼拉拉的长啊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少穆 发表于 2007-6-15 2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七原秋也于2007-06-15 22:29发表的  :9 k! i- g3 I1 e6 p, b& e$ v- U
楼主,我觉得贴在精品,这么长,还是刘小枫,不会有几个人看的。
这是我中学时代最喜欢阅读的书!  呵呵!我本来不想放在这里,因为看懂的人不多!他最后找到上帝!9 r( F! k7 g/ Q% Y
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评里,他指出永恒\\无限\\上帝(共5个,哈哈 其他2个忘记了)是人永远无法去洞测的!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少穆 发表于 2007-6-15 22: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身体为身体称义引致的绝望(1)
$ ]7 |* d, n. ]
' p9 ?  E6 @, j: D/ A       毕希纳搞清楚这一疑点后,自己的身体不知怎么的,有些发抖。
5 Q' R4 T7 B3 r1 q, d! s+ O      原来,毕希纳发现:丹东和罗伯斯庇尔在思想冲突时把各自的人义论逻辑发挥到了极致,结果都撞见了魑魅魍魉的虚无。毕希纳好像自己撞见了这些虚无的魑魅,禁不住不寒而栗。
9 m% F7 }. C% v( r( }; A, v& y( K/ E' R# Q, v" m6 I
     $ Q- d) p( `7 h$ W

+ e- T9 c' D& S" ]4 J6 @0 K4 P% O      事情分别是这样的。
2 O/ m% a2 F! U* E4 G5 i
+ H7 T8 h. i8 Z' N# X  R; G      丹东最终发觉,自己为之辩护的自然性身体不过是一团肉身物质。这一发现令他绝望得要命:
+ z9 @9 I+ B% ~9 a3 b; ~( e2 C: p+ c. R! N" u% F! F+ }( B
      我是个无神论者。物质永不消灭,这真是个该死的定理!我也是物质,真是太悲惨了!……虚无已经把自己杀死了,创造物就是它的致命伤,我们是从它的伤口流出的血滴,世界是坟墓,让它在里面腐烂。 # k% W2 w# h; ?- Q/ V& m
" P9 v, Z2 z5 d! V. o+ B9 I( M+ L
      本来,上帝从虚无中重新创造人的生命,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将人的生命与虚无隔离开来。美好的生命,不是从这个世界本身的自然结构中生长初临的,而是上帝的牺牲从虚无中救护出来的。一旦上帝被认为应对世界本身的自然结构的无情无意负责,人的生命就重新跌入虚无的怀抱。在虚无怀抱中的身体不过是一个幻想女郎,她的享乐不过是物质的幻影。这一发现使丹东对享乐的身体失去了信赖,要把自己的鼻子堵起来,觉得自己的身体因跳舞太多已有了难闻的汗味。 0 \; M5 c0 B7 f7 M4 Q8 D1 L

2 z& i# A/ K; c  k# ~( ?      罗伯斯庇尔对丹东已经不耐烦了,不愿再跟这个自己手掌中的死人坐在一起闻他的臭味。他对鞠斯特说,“明天就动手!不要把死前挣扎这段时间拖得太长!”他还批示不要公开审判,因为法庭辩论对人民民主的国家是危险的,“是对自由事业的罪恶性侵犯”。就在做出这一政治决定的这天夜里,罗伯斯庇尔发现,自己不惜牺牲他人的身体来推行道德加恐怖的民主专政,本来是为了救别人的身体(积极自由),结果自己成了“鲜血淋漓的救世主,只知道把别人送上祭坛,不知道牺牲自己”。罗伯斯庇尔把自己与耶稣作了比较: 7 Q9 q% ]2 f2 ?

/ P& o8 p, C. [/ K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少穆 发表于 2007-6-15 22: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身体为身体称义引致的绝望(2)
6 |; c: R7 B1 j: W  r/ j/ }
1 l) j+ ^+ X: `$ `$ n. b0 g, y# j  z        圣子耶稣用自己的血解救世人,我却要世人自己流血解救自己。圣子从痛苦中尝受欢乐,我要尝受的是刽子手的痛苦。我和他比起来,谁比我牺牲的精神更大?……真的,圣子耶稣要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上一次十字架,我们所有的人却在客西马尼园里厮打得头破血流,可是谁也不能用自己的创伤解救别人。……到处是荒凉、空虚,只剩下我孤身一人……
3 _2 g0 s7 ]% d3 n$ }      这天夜里,罗伯斯庇尔也撞见了虚无——另一种虚无。他已经差不多要疯了。罗伯斯庇尔与丹东撞见虚无的方式不同。丹东觉得上帝对这个世界实在多余,想要没有上帝的生活,结果撞见虚无;罗伯斯庇尔觉得过去的上帝无能,不能真的救人,便把老上帝驱走,自己成为上帝之子,结果撞见虚无。他们在面对人的身体痛苦时,都想只靠人的身体力量(自然的适性或人的道义的适性)来克服痛苦的无意义,却忘了肉身本是赤裸裸的Physik,它的悲惨原来是由上帝通过自己的儿子的牺牲伸出的神义之手托住的。如今,这只神义之手被斩断了,罗伯斯庇尔和丹东设想出不同的人义性的自由方案来承负身体偶在的悲惨,发现承负的只是一个最终会化为虚无的身体。
* ~/ p& k8 x3 u8 L1 c1 ]  R! d7 ?7 A5 ^* g$ S7 i/ B
      丹东不仅拒绝积极的人民公意的自由,也对个体享乐的消极自由的正当性绝望了:基于个体的自然权利的享乐自由同样不堪辩护。“丹东之死”的真正死因,是他最终发现,罗伯斯庇尔与他自己的自由理念尽管不同,结局都一样:“世界是一团混乱。虚无是即将分娩的世界之神。”丹东并不是比罗伯斯庇尔更为悲观,而是更为透彻,他懂得了人自身的欠缺,人义论根本靠不住:
4 _6 `2 D! A" d% H8 Q1 x+ J9 ]
0 ?( `' D5 o) D& E1 O% c5 ?3 J      我们缺少一种我也叫不出名字来的东西。可是既然这东西在五脏六腑里根本找不出来,为什么我们还要彼此把肚子划破呢?
4 h& k# k) G& P$ s+ d
# b7 d0 |4 n1 ?# k9 J      看!满天繁星闪烁,仿佛是无数颗晶莹的泪珠;洒下这些眼泪的眼睛该是孕育着多么深的痛苦啊!
  ]) p& V0 a. V9 Y$ l! r2 B% K/ F3 c5 N9 ^4 W, S
      这眼睛肯定不会是人的眼睛。 / b. r7 H  x- b
8 Y/ T8 M3 K+ f5 }1 i
      丹东清楚地知道,这只会是上帝的眼睛。可是,丹东同样清楚,上帝已经一去不回了,因为,启蒙革命家们早对上帝说,解救人世的痛苦不再是上帝的事,而是人自己的事。出于这样的认识,丹东看到了现代性的未来:
0 y7 l) i- E% v  K" v
: S: I( E! a: u/ a3 J8 G  Q. A' d      今天人们无论做什么都是用人的骨肉。这就是我们这一时代所受的诅咒,现在我的身体也要用进去了。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少穆 发表于 2007-6-15 22: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东之死与毕希纳的伤寒(1)
5 h* R1 U1 W' O$ ]! T1 o8 z
; _3 _% G0 k/ n/ A3 M       毕希纳认为可以给这宗思想悬案下最终的结论了:丹东不是被罗伯斯庇尔害死的,而是丹东自己不想活了。事实上,丹东的同志们已经为他安排好出逃计划,尽管这在人民警察管制的国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罗伯斯庇尔已经有过暗示,他会装作不知道。可是,丹东已对生命的自然在体的自然权利完全绝望,他觉得,“死在断头台也好,死于热病或者老朽也好,又有什么分别?”革命法庭要对他施以断头术,对他来说实在无所谓得很。他没有慷慨赴义感,因为已经不存在一个什么“义”——无论神之义还是人之义需要他的身体去就。所以,   
: G+ Q! d$ _! M- A9 [  a    丹东觉得还是让罗伯斯庇尔斩头算了。丹东和门徒们一同临刑时,有的门徒——比如拉克罗阿还
: a" A7 N. v3 r. S9 o" ~) d( B) i9 a2 k  M& |. E
      有些执迷,颇有慷慨就义的样子,丹东最亲密的门徒亥劳调侃说:“他还把自己的臭尸体当作培植自由的施了大粪的温床呢!” # L: G; t; f+ w) \6 m' e

$ y* U" h' r4 |5 o8 Y. f      既然已经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而机器一旦开动起来,一时是停不下来的,要谢绝丹东的死已经不可能,罗伯斯庇尔只好打起精神,将丹东送上断头台。 / g% M2 B" x# U8 V

5 |2 _- `5 B3 F) @0 z: x" B' V      将丹东的临刑心态与苏格拉底和耶稣的临刑心态加以对照,可以引发对现代人有益的联想。丹东的临刑心态既从容又脆弱,是典型的现代人的面死精神。苏格拉底临死前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耶稣临死前悲喊:“我父,我父,你为什么离弃我?”丹东临死时完全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 }8 @  E4 ?5 u& U0 v7 O' A
7 r. C5 z( Q" L, N; ?2 Q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少穆 发表于 2007-6-15 22: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丹东之死与毕希纳的伤寒(2)
: I# J8 N' R& K6 B  ^( F2 J1 C% ]5 Q
       你们的判处对我又有什么?我已经说过空虚不久将成为我的托身之所……生命对我是一个负担,谁要夺去,尽管让他夺去好了,我自己早就希望把它甩掉了。
' Q6 ]+ W, \$ N) `7 S      尽管如此,丹东还是有些暗自贪恋身体的享乐,觉得死感仍然需要某种安慰。为什么不可以像庄子那样向死?甚至可以比庄子还潇洒些。最终,丹东打算临刑的心情要像刚同玛丽昂做过爱:“我要像走下一个普施雨露的女郎的床铺那样,而不是像离开忏悔椅子那样跟生命告别。” $ i4 \1 X5 l6 n2 }; s

4 A7 N9 m. ]4 K. o, C& z. m      这是丹东给自己的最后慰藉。
0 ?# h# R) {( k3 n. _
4 c+ A& r0 q( Q9 p8 s      毕希纳写完这宗思想疑案的案情报告书后,精力耗尽,身体变得极度虚弱,本来他的身体很好(不然怎么能干革命),完全可以抵抗那场偶然的伤寒。结果,二十四岁的毕希纳发高烧死了。其实,毕希纳死于一场内在的(思想上的)伤寒,一场因看到近代自然权利的自由伦理的底蕴而引发的伤寒。毕希纳要不是死得过于年轻,对个体或国家、自由或民主、革命或反革命再多说几句,马克思也许不会那么气粗,尼采不会那么苦于疯癫,更不消说海德格尔、洛维特、马尔库塞、福柯们对Physik的信念了。 0 o" N6 [/ t: t

3 O2 f% p2 {0 i! |6 F8 K      话说回来,毕希纳已经给自己身后的思想家们写下了一两句谶语: 1 s: D! F. [$ n

% _! g. Y$ L7 p) [" }      您看,这是一个美丽、牢固、灰色的天空;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有趣,先把一根木橛子揳到天上去,然后在那上面上吊,仅仅是因为他的思想在是与不是之间打架。
+ E! a  Y  [2 g
4 e# a" ]  U! S( Z" c      人啊,自然一点吧!你本来是用灰尘、沙子和泥土制造出来的,你还想成为比灰尘、沙子和泥土更多的东西吗?
宣传/支持龙江曦月.龙江曦月需要理解,适宜长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龙江曦月 ( 闽ICP备05009150号-1 )闽公安网备35060202000316

GMT+8, 2025-8-16 10:42 , Processed in 0.04489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